承恩谁赋内前行,远客来频识水程。
一鸟波间閒上下,数峰天外忽阴晴。
山林不解南风曲,裘马犹矜北斗城。
莫向春明门外别,大梁宾客望班生。
承恩谁赋内前行,远客来频识水程。
一鸟波间閒上下,数峰天外忽阴晴。
山林不解南风曲,裘马犹矜北斗城。
莫向春明门外别,大梁宾客望班生。
这首明代张羽的诗《严陵晓发次夏严州汝梅韵三首(其二)》描绘了诗人清晨启程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首句“承恩谁赋内前行”,暗示诗人因受恩宠而踏上旅程,但并未直接说明,而是以疑问的方式引出下文。
“远客来频识水程”表达了诗人作为远行者的身份,频繁地经历着水路行程,体验着旅途的艰辛与变化。接下来两句“一鸟波间閒上下,数峰天外忽阴晴”,通过写鸟儿在水面悠然飞翔和远处峰峦天气的阴晴不定,展现出大自然的生动与变幻,寓言人生的无常。
“山林不解南风曲,裘马犹矜北斗城”运用了象征手法,山林不懂得欣赏南风带来的音乐,而诗人却依然保持着豪迈,即使身披裘衣,骑马驰骋,心中仍怀有北斗城般的壮志。最后一句“莫向春明门外别,大梁宾客望班生”,表达了诗人希望不要在春天的美景中轻易告别,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借用了班生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抱负和期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旅途为背景,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体现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未来的憧憬。
清晨揽明镜,未觉朱颜非。
珠盘莹赪⽟,色映虬髯辉。
尚期青云到,肯将白日违。
胡为巾栉间,见此一缕微。
初疑素丝委,渐作秋蓬飞。
苍苍化为白,鬒色日已希。
念兹种种者,投老应无几。
颜朱岂能驻,并逐流年归。
回惭庭下花,妖艳争芬菲。
春风互开落,不息生生机。
吁嗟人世间,形悴神何依。
谁能资点染,取媚同脂韦。
行将半簪雪,独钓秋风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