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宁遇冬至雨中有感呈同事二王公》
《南宁遇冬至雨中有感呈同事二王公》全文
明 / 刘大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风雨凄凄客思凉,况逢冬至在殊方。

愁看瘴岭遮天短,独拥寒衾觉夜长。

地杂夷情休问俗,庭无官事懒升堂。

醇醪幸接周公瑾,百感伤怀总欲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宁冬至日遭遇风雨时的孤独与哀愁。首句“风雨凄凄客思凉”便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风雨交加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况逢冬至在殊方”,点明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时间背景,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

“愁看瘴岭遮天短,独拥寒衾觉夜长”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瘴岭”、“寒衾”、“夜长”,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寂寞。瘴岭的遮天蔽日,不仅映射出自然环境的恶劣,也象征着诗人情感上的压抑与封闭;而“寒衾觉夜长”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孤独时光的深切感受。

“地杂夷情休问俗,庭无官事懒升堂”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逃避。面对复杂多样的地方风俗,诗人选择不去探究,而在庭院中懒于登堂入室,似乎是对官场事务的厌倦与逃避,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疏离。

最后,“醇醪幸接周公瑾,百感伤怀总欲忘”两句,以饮酒为媒介,试图在酒的麻醉下暂时忘却心中的忧愁与悲伤。周公瑾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将领,此处借指能带来慰藉与解脱的人物或事物,表达了诗人渴望借助外力摆脱内心痛苦的强烈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遭遇冬至雨天时的孤独、愁苦与逃避,以及试图通过饮酒来寻求心灵慰藉的心理状态,深刻揭示了诗人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刘大夏

刘大夏
朝代:明   字:时雍   号:东山   籍贯:湖广华容(今属湖南)   生辰:1436年—1516年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明代名臣、诗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升任兵部尚书。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又与李东阳、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明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正德五年(1511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猜你喜欢

送史明古过访还吴江

一灯新火映邻扉,话尽残更未解衣。

元亮老嗟芜业改,无功生怯醉乡非。

天孤远雁和云断,风急春潮带雨飞。

暂尔相逢便相别,只应清梦送君归。

(0)

裕陵挽词

睿皇厌代返仙宫,武烈文谟有祖风。

享国卅年高帝并,临朝八闰太宗同。

天倾玉盖旋从北,日昃金轮却复中。

赐第初元臣老朽,负恩未报泣遗弓。

(0)

期胡祭酒不至

空斋坐日夕,有怀期不来。

庭树叶频下,闲门风自开。

朱丝静逸响,绿蚁浮深杯。

幽思益填积,怅然难独裁。

(0)

口号寄泾州守李宏

渡了黄河又黑河,春风秋月五年过。

泾阳太守如相问,更比来时白发多。

(0)

续游仙诗六首·其五

河西昨夜见牛郎,说道天田未大穰。

八万三千修月户,多将玉屑当干粮。

(0)

看灯词·其二

风帘珠翠动纷纷,笑语声喧隔户闻。

明月满街天似水,不知何处著行云。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