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天阙秣陵开,定鼎河山亦壮哉。
淮海烟花陪尾下,岷嶓冰雪大江来。
军悬万垒胡尘断,漕转千艘浊浪回。
笔札十年趋走地,张衡虚负二京才。
双峰天阙秣陵开,定鼎河山亦壮哉。
淮海烟花陪尾下,岷嶓冰雪大江来。
军悬万垒胡尘断,漕转千艘浊浪回。
笔札十年趋走地,张衡虚负二京才。
这首诗描绘了南京的壮丽景象与历史底蕴,以及对国家安定与繁荣的深切感慨。
首联“双峰天阙秣陵开,定鼎河山亦壮哉”,以“双峰”象征南京的地理特征,“天阙”则寓意其作为古代都城的神圣地位。“秣陵”是南京的古称,这里描绘出南京作为定鼎之地的雄伟壮丽。
颔联“淮海烟花陪尾下,岷嶓冰雪大江来”,通过“淮海”与“岷嶓”的对比,展现了从南到北的自然景观。淮海之景如画,而岷嶓之雪则为大江注入了源头的清冽与力量,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源远流长。
颈联“军悬万垒胡尘断,漕转千艘浊浪回”,表达了对国家军事防御和经济运输的肯定。万座军营的设置阻断了外敌的侵扰,千艘船只的运转则保证了物资的流通,显示出国家的强盛与稳定。
尾联“笔札十年趋走地,张衡虚负二京才”,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工作了十年,却未能像张衡那样在国家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表达了对自己能力的反思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京的自然风光、历史地位、军事防御和经济运输的描绘,展现了对国家繁荣与稳定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个人在国家建设中的自我审视与反思。
綵云随,红袖透。油碧覆车小。
一簇衣香,日午雁堂到。
侍儿持送圆冰,锦帏低捲,傍画栋、鬓云斜照。
黛谁扫。夫婿三十中郎,走马洛阳道。
辜负兰闺,书寄紫鸾杳。
即看绝世无双,迥文不织,也应遣、阳台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