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作塞上射猎行》
《作塞上射猎行》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古风

塞云委地如泼墨,恶风吹沙变黄黑。

紫髯将军柳叶甲,银騣护阑白玉勒。

铁林子弟八九千,饮马渡桥过河北。

沙漠黓地古战场,寸草不生地皮赤。

将军指呼令鼓鼙,旌旆悠悠动坚壁。

壮夫露股挟纩温,蕃马鞘脚寒有力。

龟手荷戈指欲坠,气结冰凌满须历。

前驱萧萧近林翳,军声业业震金革。

怪狐跳梁罔两避,虎豹惊骇丧胆魄。

山根浅草枯槎枒,隐隐叶下见兔迹。

武夫张罝四散逐,双兔雌雄中金镝。

自云舍矢不失驰,手持双兔有德色。

凯旋如殪大兕归,喜非诡遇无所获。

常闻武功贵时习,忘战必危欲定国。

蒐田以时选车徒,士卒素练务严翼。

季冬物成农事休,民閒庶类亦蕃殖。

泮上虎臣献俘馘,淮夷攸服远人格。

悲夫王泽寖熄多鬼蜮,蒙恬白起为民贼。

君不见长平鬼哭万人冢,击破秦坑髑髅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uòsāishàngshèlièxíng
sòng / zhì

sāiyúnwěièfēngchuīshābiànhuánghēi

ránjiāngjūnliǔjiǎyínzōnglánbái

tiělínjiǔqiānyǐnqiáoguòběi

shāzhànchǎngcùncǎoshēngchì

jiāngjūnzhǐlìngjīngpèiyōuyōudòngjiān

zhuàngxiékuàngwēnfānqiàojiǎohányǒu

guīshǒuzhǐzhuìjiébīnglíngmǎn

qiánxiāoxiāojìnlínjūnshēngzhènjīn

guàitiàoliángwǎngliǎngbàojīnghàisàngdǎn

shāngēnqiǎncǎocháyǐnyǐnxiàjiàn

zhāngsànzhúshuāngxióngzhōngjīn

yúnshèshǐshīchíshǒuchíshuāngyǒu

kǎixuánguīfēiguǐsuǒhuò

chángwéngōngguìshíwàngzhànwēidìngguó

sōutiánshíxuǎnchēshìliànyán

dōngchéngnóngshìxiūmínxiánshùlèifānzhí

pànshàngchénxiànguóhuáiyōuyuǎnrén

bēiwángjìnduōguǐméngtiánbáiwèimínzéi

jūnjiànchángpíngguǐwànrénzhǒngqínkēnglóubái

注释
泼墨:比喻乌云密集。
恶风:猛烈的风。
紫髯:形容胡须的颜色。
银騣:银色的马饰。
坚壁:坚固的防御工事。
泮上:学校或朝廷之上。
蒙恬:秦朝名将。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
鬼哭:形容悲惨景象。
翻译
乌云低垂像泼洒的墨汁,狂风卷起黄沙变作黑
紫色胡须的将军身披柳叶甲,银色马鞍护着栏杆白玉装饰
铁林的子弟大约八九千,他们饮马过桥渡过黄河北
这片沙漠古战场,寸草不生,地面赤红
将军指挥鼓乐,旗帜飘摇触动坚固的壁垒
壮士赤身裹棉保暖,胡马裹足虽寒却力大
冻僵的手握着戈矛,气息凝结在冰凌上
前锋队伍接近树林,军威震动金戈铁马
狐狸乱窜,罔两躲避,虎豹惊恐失魂
山脚下枯草丛生,隐约可见兔子的足迹
猎人布网四散追捕,雌雄兔子被箭射中
自言箭无虚发,手持双兔,面带得意之色
胜利归来如同打死巨兽,喜悦并非侥幸,而是有所收获
常听说武备贵在常习,忘战则危,欲安定国家需如此
适时搜寻田地,选拔车马和士兵,训练严格
冬季农事结束,百姓闲暇,各种事物繁衍生息
泮水边的猛将献上俘虏,淮夷顺服,显赫人格
可悲啊,王恩衰微,多有奸邪之人,蒙恬白起成了害民者
你没看见长平之战万人坟墓的鬼哭,秦坑白骨累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边塞上的狩猎活动,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激昂的情感,展现了军旅生活的粗犷与壮观,以及士兵们英勇战斗的气概。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炼,有着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开篇“塞云委地如泼墨”即为全诗定下了雄浑苍茫的基调,接着“恶风吹沙变黄黑”则渲染出边塞荒凉的景象。紫髯将军、银騣护阑白玉勒等细节描写,更是生动地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与装备的精良。

中间部分“铁林子弟八九千,饮马渡桥过河北”中的数字“八九千”,在古代文学中往往用来形容众多,其实则寓意着无数之多。沙漠黓地古战场、寸草不生地皮赤,则透露出战争的残酷与荒凉。

后半部分“将军指呼令鼓鼙,旌旆悠悠动坚壁”等句,通过对将军号令和旌旗飘扬的描写,展现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壮夫露股挟纩温、蕃马鞘脚寒有力,则生动地展示了士兵们在严酷环境下的坚韧与力量。

末尾部分“自云舍矢不失驰,手持双兔有德色”中的“有德色”,则可能暗示狩猎的成功,也映照出诗人对狩猎这一活动的肯定态度。凯旋如殪大兕归、喜非诡遇无所获,则是对狩猎胜利后的喜悦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狩猎场面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战争与狩猎的壮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军旅生活以及边疆战事的深刻体验和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清明

涳濛细雨湿松楸,乱后人家哭未休。

几处烧钱飞蛱蝶,三丫无主祭骷髅。

精魂作祟狂魂语,新鬼衔冤旧鬼愁。

可是禁烟兵燹际,荒城寥落水东流。

(0)

为苗民所苦歌六十韵

二月日初七,压天风雨急。

仆夫问讯回,苗民水涡集。

仓卒戒行李,二三竞奔入。

天寒泥涂滑,出户行不得。

或牵牛数头,或缚鸡数只。

长枪插檐高,短剑耀白日。

动辄便杀人,相遇焉敢敌。

杂以无藉徒,孰与分南北。

老母惊且忧,扶持间道出。

彼来此已遁,囊橐罄收拾。

急度墓头岭,复恐见雪迹。

行行叶由凹,手足俱战慄。

儿云母疾行,母说疲无力。

坐憩长松下,蔽身草不密。

又逢恶少来,见骂作强贼。

刀枪罗我前,性命在咫尺。

母云我两儿,惧怕避横逆。

再拜致哀告,恸哭并二侄。

衣衫尽剥脱,裸体肉见赤。

长绳与弟连,缚手黑如漆。

嗔叱行步迟,遽以大刀击。

血流未得止,苦痛走更疾。

渐围至田中,枪立哨齐吸。

拔刀斫弟项,乞免幸勿及。

母忧失两儿,儿复忧母泣。

艰险万状生,忧危苦劳役。

内怀五脏饥,外被一身湿。

箠楚卒未休,死生安可必。

山中亦何有,所蓄仅米粒。

检括殆无遗,忽忽日将夕。

留连至宋村,心绪茫若失。

倏逢一卒来,相见似相识。

貌恳心甚慈,众皆被呵叱。

但云解其缚,外惧中悦怿。

兄弟相依回,泣母何处觅。

哀矜复自怜,举目百无一。

顷刻子见母,哀号叙痛衋。

斫松代膏明,拾草当菅席。

主仆皆畏寒,相忘共薰炙。

忧惧不待明,鸡鸣咸盥栉。

又复去喜坑,晨星尚未没。

山家已避舍,老母独匍匐。

逐队跻山椒,冒雨倚松立。

头上水淋面,足下寒彻骨。

明朝古唐山,盘折犹律崒。

乱石如蹲虎,狭径跨其脊。

呼号风泠泠,掩映云羃羃。

初疑茫昧中,天地如开辟。

往来不暂停,昏黑亦忘食。

当时已狼狈,宁复问家室。

幼女犹可怜,含啼抱呜悒。

不忧行路难,但恐弃沟洫。

朝廷本除祸,仁道立民极。

假威及蛮猺,所至皆戏剧。

杀掠果何辜,曷尝分玉石。

披萝遍山林,荡扫空郡邑。

不幸生斯时,处处值荆棘。

皇天远不闻,愁闷填胸臆。

残喘傥久延,今亦匪畴昔。

渠魁未殄除,默坐长太息。

(0)

竹枝词四首·其四

家住西湖第四桥,自从丱角学吹箫。

年来愁得两鬓雪,吹尽春风那得消。

(0)

九曲樵歌十首·其二

一曲初过乱石硿,两山松柏翠重重。

下方楼阁天台观,坐听残阳数杵钟。

(0)

新山别馆十景·其三双涧观澜

柱峰堂下翠纷纷,俯鉴澄源气自芬。

两涧合流元有绪,八风吹水自成文。

沄沄尚想在川上,混混终当放海滨。

欲举源头问寒拾,幽亭尽日对松云。

(0)

四时宫词四首·其四

雪亚双鸳瓦,寒生五凤楼。

羊羔初燕罢,分赐绣㲨裘。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