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僧归鸣午钟,扪萝直上步晴空。
带前坐绕千派玉,掌上平临万仞峰。
乍入朔云高独鹤,犹馀秋色锁芙蓉。
诸天更有清凉界,飞去何当作钵龙。
绝壁僧归鸣午钟,扪萝直上步晴空。
带前坐绕千派玉,掌上平临万仞峰。
乍入朔云高独鹤,犹馀秋色锁芙蓉。
诸天更有清凉界,飞去何当作钵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峡山寺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邃意境。首句“绝壁僧归鸣午钟”,以僧人归寺的场景为引子,午后的钟声在绝壁间回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庄严的氛围。接着,“扪萝直上步晴空”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攀登之艰难与挑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带前坐绕千派玉,掌上平临万仞峰”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峡山的瀑布比作千条玉带,将山峰比作万仞,形象地描绘了峡山的雄伟壮观。诗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乍入朔云高独鹤,犹馀秋色锁芙蓉”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独鹤翱翔于高远的云层之中,象征着诗人的自由与高洁;而“秋色锁芙蓉”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
最后,“诸天更有清凉界,飞去何当作钵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更高境界的追求与向往。在诗人眼中,峡山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是一个通往心灵深处、寻求精神清凉的圣地。他渴望超越眼前的美景,达到一个更加纯净、宁静的精神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羁人百忧集,烦乱不能理。
观空息群妄,淡泊对流水。
檐端噪乾鹊,何事聒吾耳?
南国贤书来,邮骑持片纸。
解额六十三,有汝名在里。
大江亘南北,锁闱万余士。
高才动沦落,老至常拊髀。
流年烁筋骨,饮恨积块垒。
汝年弱冠馀,腹未饱经史。
不遇何足叹,得之亦偶尔。
忆汝周岁时,呱呱而索乳。
汝母躬抚育,一夜常数起。
抱置大母前,呼名辄唯唯。
姑妇相视笑,吾宗有孙子。
安得若长成,读书取青紫。
斯言宛昨日,逝者已如彼。
伤哉泉下人,不及亲见此。
吾衰久于役,蹙蹙靡所止。
膝下无他儿,举目惟在汝。
幸汝名稍成,使我心窃喜。
会须览皇都,贻书趣行李。
《阅省试录见璋儿名喜而作此》【清·陈学洙】羁人百忧集,烦乱不能理。观空息群妄,淡泊对流水。檐端噪乾鹊,何事聒吾耳?南国贤书来,邮骑持片纸。解额六十三,有汝名在里。大江亘南北,锁闱万余士。高才动沦落,老至常拊髀。流年烁筋骨,饮恨积块垒。汝年弱冠馀,腹未饱经史。不遇何足叹,得之亦偶尔。忆汝周岁时,呱呱而索乳。汝母躬抚育,一夜常数起。抱置大母前,呼名辄唯唯。姑妇相视笑,吾宗有孙子。安得若长成,读书取青紫。斯言宛昨日,逝者已如彼。伤哉泉下人,不及亲见此。吾衰久于役,蹙蹙靡所止。膝下无他儿,举目惟在汝。幸汝名稍成,使我心窃喜。会须览皇都,贻书趣行李。
https://shici.929r.com/shici/YAUBJy.html
富莫富于杖头钱,贫莫贫于严道之铜山。
铜山铸钱万万千,到头不得名一钱。
杖头百钱真我有,取自杖头且沽酒。
今日百钱今日醉,得钱沽酒常酣睡。
君不见何曾一日食万钱,便欲下箸心茫然。
洛阳离乱救不得,纵饶沽酒无颜色。
眼看荆棘埋铜驼,钱乎钱乎奈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