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赵太史招游浮邱山和韵尚书·其二》
《赵太史招游浮邱山和韵尚书·其二》全文
明 / 郭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委佩凌风下五湖,白云珠水兴非孤。

行携一鹤随青杖,坐握三花映玉壶。

舄度紫烟今亦昔,砂留丹井有还无。

重来人识浮邱伯,作赋何辞汉大夫。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太史赵氏邀请郭棐一同游览浮邱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清幽的自然风光与隐逸之士的生活情趣。

首句“委佩凌风下五湖”,以“委佩”形容太史赵氏的风雅与高洁,他如同仙人般乘风而下,前往五湖之一的浮邱山,暗示了此次游历的不凡与超脱。接着“白云珠水兴非孤”,以“白云珠水”象征山间的清泉与云雾,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心情。

“行携一鹤随青杖,坐握三花映玉壶”,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一只仙鹤同行,手持青色的木杖,坐在山中,手中握着三朵花映照在玉壶之中,既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超然,也寓意着内心的纯净与高洁。鹤、杖、花、壶,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淡雅的山水画卷之中。

“舄度紫烟今亦昔,砂留丹井有还无”,“舄度紫烟”指的是仙履踏过紫色的烟雾,象征着超越世俗的境界,“今亦昔”则强调了这种超越是永恒不变的。“砂留丹井”则指山中留下的丹井遗迹,既有历史的痕迹,又蕴含着神秘与希望。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超自然力量的敬畏。

最后,“重来人识浮邱伯,作赋何辞汉大夫”,意味着再次来到此处,人们会认识这位隐居的高人浮邱伯,诗人愿意为他作赋,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文人风骨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

作者介绍

郭棐
朝代:明

明广东南海人,字笃周。幼从湛若水学,与闻心性之旨。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礼部主事。穆宗即位,次日传封七夫人御札将出。棐谏诤,事乃罢。后终官光禄寺正卿。有《粤大记》、《岭海名胜记》、《四川通志》等。
猜你喜欢

登湖口县城

一望烟波万顷明,女垣高与石根平。

湖光尽日依楼堞,山色终朝满县城。

寒岭无人孤鸟下,秋林欲雨数蝉鸣。

何当便作移家计,终卧沧洲寄此生。

(0)

慰李琳枝侍御诏狱

抗疏今何事,身危直道难。

忽闻收北寺,不敢问南冠。

草莽臣无状,朝廷法屡宽。

圣明知汝戆,频取谏书看。

(0)

登五老峰

灊霍岧峣漫比伦,五峰拔起劈昆仑。

泉流峭壁虹蜺挂,石压枯藤虎豹蹲。

下界鸿蒙疑未辟,太空星汉欲高扪。

读书头白匡山后,怪尔青苍万古存。

(0)

日本武藤百智以诗问余于天津余为言其国人冈千仞使往见之乞一言为先遂赠二诗·其一

郁郁龙堂接蜃楼,当时货殖比诸侯。

如何马足风尘际,尚有虫吟草木秋。

眉眼知为同命惜,文章须使盛年愁。

箧中他日诗千首,过我江南扶海洲。

(0)

因延卿寄秦尧臣·其一

肝膈烦忧不可名,晓来河上泥人行。

数诗聊付江关去,万里如闻草木声。

海内思君存畏友,田间齿我愧书生。

秦淮一醉无相问,抚景难言别后情。

(0)

美人十八首·其六座上

妆成未肯下楼台,阿母催将冉冉来。

觞政严操咍客醉,箫声徐度报花开。

惊回红粉狂言发,湿尽青衫老泪摧。

却怪眼波通密意,一尊偏属谪仙才。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