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王君实》
《寄王君实》全文
元 / 傅若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北望衣冠忆省郎,又随车驾幸滦阳。

苑中苜蓿空骐骥,池上梧桐起凤凰。

中使有时传送酒,近臣何处避含香。

上林此日无来雁,吟罢题诗欲断肠。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寄王君实》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北望衣冠”、“苑中苜蓿”、“池上梧桐”、“上林此日无来雁”等,不仅展现了诗人所在之地的景象,更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寓意。

首句“北望衣冠忆省郎”,诗人遥望北方,心中怀念着曾经的同僚好友,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怀念。接着,“又随车驾幸滦阳”,描述了自己随行皇帝前往滦阳的情景,暗含着对权力中心的向往或无奈。

“苑中苜蓿空骐骥,池上梧桐起凤凰”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苑中的苜蓿与骐骥、池上的梧桐与凤凰为喻,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理想无法实现的感慨。苜蓿虽美,却无人识其价值;梧桐虽高,却只能引来凤凰,象征着才华与机遇之间的矛盾。

“中使有时传送酒,近臣何处避含香”则通过宫廷生活的小细节,反映了诗人身处复杂宫廷环境中的微妙感受。中使送酒、近臣避香,看似平常,实则暗含着权力斗争的影子,以及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敏感与警惕。

最后,“上林此日无来雁,吟罢题诗欲断肠”两句,以“上林无来雁”象征着友人远在天边,难以相聚,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孤独与思念。题诗之后,情感激荡,几乎要肝肠寸断,形象地描绘了思念之深。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在复杂环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

作者介绍
傅若金

傅若金
朝代:元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生辰:1303—1342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猜你喜欢

与谢汝申登定山

振衣千仞果真无,老睡溪云病欲孤。

拄杖偶同登此顶,青天何梦到狂夫。

道谁皇极千年眼,天挂长江万里图。

欲比泰山吾岂敢,醉中聊但小东吴。

(0)

出港

老子江南自在行,无端诗思绕湖生。

舟从小港摇初出,天与青山看半晴。

醒里风花元脱洒,眼中鱼鸟自分明。

化工多少悠然趣,纵有王维画不成。

(0)

余生来自陜西求文谢其医师程文进将行诗以送之

蹇驴何处自关西,药裹新安手更携。

天下果谁知李昶,眼中须子爱丹溪。

古今王道医非缓,文字山林世颇低。

别去有丹怜老病,白头书礼候封题。

(0)

夜闻邻舟铃

阙足床旁折脚铛,全成人是我全成。

洞庭混沌清波耳,不聒人间昨夜铃。

(0)

登山·其二

与报山灵太守来,山花山鸟亦迟回。

麻衣倘寄山中榻,肯对寒炉一画灰。

(0)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其一

一拜甘霖一滴春,山中念念几斯民。

往年记得填沟泪,犹有僧堂粥外人。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