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皖山隐者》
《和皖山隐者》全文
元 / 明本   形式: 古风

野人原上十五里,寒厓白日啼山鬼。

万峰重叠路回旋,半间箬屋青松底。

老僧和锸入烟霞,满林摇落朱藤华。

烧田种寒粟,斸地栽胡麻。云根拨笋,涧底寻茶。

粪火深埋魁芋种,砂瓶烂煮黄箐芽。

人谓隐者閒不足,何故山翁事驱逐。

山翁笑指溪上桃,庭前竹,春风几度更新绿。

香严不作灵云死,徒有是非喧两耳。

争似侬家百不知,从教少室分皮髓。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山野的僧人(或称隐者)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以及他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首句“野人原上十五里,寒厓白日啼山鬼”描绘了隐者居住之地的偏远与幽静,山崖之上,白日里山鬼的啼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冷的氛围。接着,“万峰重叠路回旋,半间箬屋青松底”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环境的险峻与简朴,隐者居住的小屋隐藏于青松之间,与世隔绝。

“老僧和锸入烟霞,满林摇落朱藤华”则展现了隐者日常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他与泥土为伴,与自然共生,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接下来的几句“烧田种寒粟,斸地栽胡麻。云根拨笋,涧底寻茶”更是具体描绘了隐者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从种植作物到采集山珍,生活虽简朴却充满乐趣。

“粪火深埋魁芋种,砂瓶烂煮黄箐芽”则展示了隐者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与对自然的尊重,他不仅种植作物,还懂得利用自然之物,如煮茶,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智慧。

“人谓隐者閒不足,何故山翁事驱逐”表达了外界对隐者生活方式的不解与好奇,而隐者以“山翁笑指溪上桃,庭前竹,春风几度更新绿”回应,以自然界的生机与循环来比喻自己的生活状态,暗示自己虽远离尘嚣,但内心世界却充满活力与希望。

最后,“香严不作灵云死,徒有是非喧两耳。争似侬家百不知,从教少室分皮髓”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不屑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隐者认为自己虽然无知无识,但正是这种无知让他得以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由,不受外界是非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与自然和谐共生、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由与纯净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明本

明本
朝代:元   号:中峰   籍贯:钱塘(今杭州)   生辰:1263—1323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猜你喜欢

承天门听赦

昨夜金鸡动北辰,五云阙下听丝纶。

金泥照耀传天旨,冠冕从容拜紫宸。

四海氛埃俱荡涤,明廷治化喜更新。

小臣接武夔龙后,愿效华封祝圣人。

(0)

开平道中二首·其一

自入开平道,方知异土宜。

驼蹄供客饱,马潼醉人迟。

日暮雕声惨,途长马力疲。

阴山在何处,极目塞云飞。

(0)

雉山寺

禅林依石壁,僧舍倚江浔。

雨过石长润,云归山自阴。

听经来野雉,击磬起幽禽。

记我登临惯,悬崖有旧吟。

(0)

宿大王川雷雨大作晓视四山皆雪时四月二十五日也

我家南海头,偶至玄冥北。

南北万馀里,气候孰能测。

车营初到晴川上,暮霭方收日将夕。

维时适当孟夏终,黑云张空如墨色。

大风刮地沙石走,雷雨中宵惊霹雳。

不眠帐下拥貂裘,晓视四山皆雪白。

(0)

精卫辞哀陈烈妇

东海有精卫,衔石填海死。

海枯石复烂,此恨何时已。

天目山崩王气消,北风夜退钱塘潮。

崖山新称行在所,万里兵尘涨九霄。

南海有烈妇,能守陵母节。

泪血满衣裾,泣与儿决别。

万古纲常日月明,尔当尽忠吾尽节。

黄木湾头风雨来,扶胥海口浪如雷。

此时孤愤同精卫,一堕沧溟竟不回。

沧溟之深有时竭,烈妇之名应不灭。

(0)

正月十九日至北京即事偶成八首·其四

北京古名都,士习素豪雄。

伊昔有荆卿,畅饮燕市中。

悲歌和渐离,逸气犹长虹。

流盻四海隘,仰视浮云空。

壮志虽不就,声誉垂无穷。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