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戚氏》由清代诗人端木埰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清冷与宁静之美。
“已凉天”三句,点明了季节变换,清气弥漫庭院,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碧陨疏桐,翠余纤草,润晴烟”几句,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秋日的景色:稀疏的梧桐叶在空中飘落,青草依然翠绿,湿润的烟雾缭绕,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萧然。掩荆关。野华红绿短篱闲”几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闲适,荆门关闭,野花点缀于短篱之间,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之感。
“秋兰数朵香韵,教人浑似在空山”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仿佛置身于空旷山林中的意境,秋兰的香气弥漫,让人感到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山意幽迥,斜阳千树,石泉潺湲”几句,描绘了夕阳西下,山色空蒙,千树沐浴在余晖之中,石泉潺潺流淌的景象,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又风高落木,商意凄紧,天籁争喧”几句,通过描写秋风落叶,以及自然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凄美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凉思渐促凋年。残暑尽洗,新爽爱凭栏”几句,表达了对秋天的凉爽和清新之感的喜爱,同时也暗示着岁月的流逝。
“银塘外,白莲犹剩,净植娟娟”几句,描绘了池塘边的白莲,即使在秋天也依然保持着清雅的姿态,给人以希望与安慰。
“更缠绵、垂杨浥露犹堪。瘦影尚舞櫩前”几句,通过垂柳在晨露中的倒影,以及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柔美与生命力。
“桂华又吐,露冷山馨,往事还许重延”几句,借桂花的开放,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与期待,同时暗示着自然界的循环不息。
“无那寒蛩急,中宵还促织,顿减清欢”几句,通过寒蛩(蟋蟀)的叫声,表达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紧迫。
“为警无衣卒岁,弄机梭,砧杵韵相连”几句,描绘了农人在秋收后的忙碌场景,以及他们通过织布、捣衣等活动来度过寒冬的景象,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与坚韧精神。
“却欣多稼如云,万家早获,此乐真何限”几句,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态度。
“祓愁怀,莫教萦绊。盼庭树,苍翠怡颜。更数丛,黄菊禁寒。绽金英,浑不怕霜残”几句,通过庭树的苍翠、黄菊的绽放,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暗示了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乐观。
“正重阳近,开尊酹月,未忍酣眠”几句,点明了重阳节即将来临,人们在月光下举杯庆祝,享受节日的欢乐,但又不愿就此沉醉,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秋日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活、时间与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