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侍御贬郴州》
《送李侍御贬郴州》全文
唐 / 刘长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洞庭波渺渺,君去吊灵均。

几路三湘水,全家万里人。

听猿明月夜,看柳故年春。

忆想汀洲畔,伤心向白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ìbiǎnchēnzhōu
táng / liúchángqīng

dòngtíngmiǎomiǎojūndiàolíngjūn
sānxiāngshuǐquánjiāwànrén

tīngyuánmíngyuèkànliǔniánchūn
xiǎngtīngzhōupànshāngxīnxiàngbáipín

翻译
洞庭湖水广阔无边,你离去去凭吊屈原。
沿着多条湘江水路,全家人都要踏上遥远的旅程。
在明亮的月夜里聆听猿啼,看着旧时的春柳触动心弦。
回忆起你在洲渚边的情景,面对着白蘋心中满是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送李侍御贬郴州》,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之情。首句“洞庭波渺渺,君去吊灵均”以洞庭湖的辽阔水面作为背景,设置了一种淡远的情调,同时提出了诗歌的主题——送别。

接下来的“几路三湘水,全家万里人”通过对河流和道路的描述,强化了离别时的孤独感和空间距离感。这里的“几路”表明道路曲折,“三湘水”则是指洞庭湖周围的湘江、资水、沅水,这些都是古代送别常用的意象。

诗中“听猿明月夜,看柳故年春”两句,则通过对声音和视觉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清冷的月光下聆听猿啼声,以及回忆过去春天看到的柳树景象,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末尾的“忆想汀洲畔,伤心向白蘋”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怀念之情。这里的“汀洲畔”是河岸边的草地,“白蘋”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这两者都是古代文人常用来寄托感情的事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离别之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刘长卿

刘长卿
朝代:唐   字:文房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709—789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赠蜀僧钦师

天台招提薮,我常避其尘。

夫岂无名缁,近腻终汗人。

衲子来西州,见之独情亲。

岂惟枌社意,亦喜丛林声。

钦公惜我去,索赠良殷勤。

子道我弗学,安能淑而身。

虽然第一义,儒释曾何分。

要踏石头路,须还铁脚根。

(0)

次宋正纪韵

释耒随人干斗禄,因循五阅闰馀年。

折腰每效官三品,糊口深惭食万钱。

未梦登天生羽八,肯希舐痔得车千。

求田早决归耕计,种秫何妨酿酒泉。

(0)

句·其四

稻花香满路,菰叶乱苍洲。

(0)

赣县道中有怀晦庵用江东日暮云为韵作五诗寄之·其五

半出未吐日,徐行欲归云。

岂惟阴晴殊,政自凉燠分。

物态故应尔,天机宁亦云。

安得变淑气,尽为除楚氛。

(0)

晨起闻杜鹃

水声嘈杂蛙声小,客子披衣坐侵晓。

平生嗜懒每贪眠,行李催人未渠了。

不胜倦叹歌方苦,更听林间杜鹃语。

杜鹃我岂不知归,渊明政为饥驱去。

(0)

寄谢新安丰守胡达孝见遗近诗一轴便呈甘叔异章梦与

向子识损益,扬雄爱清静。

我行萧滩上,二宅驾辄命。

而于酬唱中,又得胡安丰。

诗作文选体,字有眉山踪。

扫门今已后,倾盖非敢望。

谈间问先世,盖乃丈人行。

归州片时程,乃复来高轩。

从容仅数刻,倾倒贻百篇。

平生嗜江山,到处须著语。

及兹足漫摇,久乃舌自拄。

时惟桂林掾,与彼新喻丞。

俱以行卷来,暴富如不胜。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