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思百二河山壮。更蹠莲峰上。那能牖下死勾留。
恨煞尘缘欲脱苦无由。故人一觉荒唐甚。
娓娓殊堪听。君还有梦到秦中。
我并灞桥驴背梦俱空。
寻思百二河山壮。更蹠莲峰上。那能牖下死勾留。
恨煞尘缘欲脱苦无由。故人一觉荒唐甚。
娓娓殊堪听。君还有梦到秦中。
我并灞桥驴背梦俱空。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郑克柔对往昔梦境的追忆与感慨。开篇“寻思百二河山壮。更蹠莲峰上”两句,以壮丽的河山和莲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暗示主人公内心深处对自由与壮丽世界的向往。
“那能牖下死勾留。恨煞尘缘欲脱苦无由”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现实束缚的无奈与渴望解脱的情绪。在“牖下死勾留”中,隐含着对现实生活的厌倦与对死亡的恐惧,而“恨煞尘缘欲脱苦无由”则直接表达了对摆脱世俗束缚的强烈愿望,但又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的遗憾。
接下来,“故人一觉荒唐甚。娓娓殊堪听”两句,转而描述了与故人的对话,通过“娓娓”一词,展现了交谈的亲切与深入,同时也暗示了在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对话,或许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或是对未来可能实现的愿望的探讨。
最后,“君还有梦到秦中。我并灞桥驴背梦俱空”两句,将话题引向了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憧憬。其中“梦到秦中”可能指的是对历史或理想之地的向往,“灞桥驴背”则常用来形容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然而,这两句中的“俱空”则表明,无论是过去的回忆还是未来的憧憬,都如同梦境一般,难以触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在追求自由与解脱过程中的无奈与感慨。
有客晨叩门,劝我浚新泉。
适当连雨天,工暇土脉匀。
发石玉已喷,除壤榻自陈。
布列象斗极,可以坐七贤。
尹公几中尊,次左湛子焉。
邓子居右方,方君左临渊。
甘也接邓膝,南上秩有伦。
馀二若有待,不备惟其人。
清如此泉者,来居无厚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