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店将归夜,思亲梦不成。
子迟欣得我,身壮幸为兄。
捧杖难为别,裁衣自送行。
所嗟寒暑异,频望塞鸿声。
茅店将归夜,思亲梦不成。
子迟欣得我,身壮幸为兄。
捧杖难为别,裁衣自送行。
所嗟寒暑异,频望塞鸿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家远行时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首句“茅店将归夜”,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营造出一种即将结束旅途、返回家园的氛围。接着,“思亲梦不成”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梦中未能见到亲人,更显出对家人的思念之深。
“子迟欣得我,身壮幸为兄”两句,通过孩子对父亲的喜悦和感激之情,侧面反映出诗人作为兄长的责任感和家庭中的地位。这里不仅体现了亲情的温暖,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角色的自豪与满足。
“捧杖难为别,裁衣自送行”则展现了离别时的情景。诗人亲自拿着拐杖,难以割舍地与亲人告别;同时,又亲手裁制衣物为远行的亲人准备,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未来的担忧。
最后,“所嗟寒暑异,频望塞鸿声”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环境差异的感慨,以及对远方家人的牵挂。寒暑交替,岁月更迭,而家人的音讯却只能通过偶尔传来的鸿雁之声来寄托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家远行者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在旅途中对亲情的珍惜与怀念,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
春心日月异,春情处处多。
处处春芳动,日日春禽变。
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见。
不见怀春人,徒望春光新。
春愁春自结,春结讵能申。
欲道春园趣,复忆春时人。
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
独念春花落,还以惜春时。
连山东北趋,中断忽如凿。
万古争一门,天险不可薄。
圣人大无外,善闭非键钥。
车行已方轨,关吏徒击柝。
居民动成市,庐井互联络。
幽龛白云聚,石磴清泉落。
地虽临要冲,俗乃近淳朴。
政须记桃源,不必铭剑阁。
仆夫跽谓我,无为久淹泊。
山川岂不好,但恐风雨恶。
南极老人星不孤,轻风洒洒披佳图。
青城何来紫烟气,羡门园客无时无,我亦颓焉自放思蓬壶。
年来鹿鹿造物驱,拮据职业形神枯。
閒窗展对快硕肤,须眉欲语欣吾徒。
一掌留禁释不辜,一总陪宪饬廉隅。
载读高谈稷下与吴歈,滴滴灌顶甘醍醐。
曹刘可役屈宋奴,酒后耳热歌乌乌。
翩跹曳履钟山趋,不让当年九老在东都。
道能随物化,身肯要人扶。
仆本淄黉一耄夫,蒲姿亦与名贤俱。
五载艰辛东野御,居然滥吹齐之竽。
夜行秉烛胡为乎,菊荒三径真为愚。
咄哉二老皆通儒,寿身寿国道味腴。
君不见齯齿重生鬓欲角,增筹赐卣良非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