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姚司法归吴》
《送姚司法归吴》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吴掾留觞楚郡心,洞庭秋雨海门阴。

但令意远扁舟近,不道沧江百丈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yáoguī
táng / wángchānglíng

yuànliúshāngchǔjùnxīndòngtíngqiūhǎiményīn

dànlìngyuǎnbiǎnzhōujìndàocāngjiāngbǎizhàngshēn

注释
吴掾:吴地的官员。
留觞:挽留宴饮。
楚郡心:楚地人的心思,此处指思乡之情。
洞庭: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秋雨:秋季的雨水。
海门:洞庭湖汇入长江处,这里代指洞庭湖口。
但令:只要。
意远:心意、情思能飘远。
扁舟:小船,常用来象征隐逸生活。
不道:不提,不说。
沧江:指洞庭湖或长江,这里泛指广阔的水面。
百丈深:形容江水极深。
翻译
吴地官员挽留宴席,楚地游子心系故里,洞庭湖上秋雨绵绵,海门处阴云密布。
只要心意能随风远航,靠近那叶扁舟即可,不提那沧江中潜藏的百丈深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名为《送姚司法归吴》。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远和超脱的情怀。

"吴掾留觞楚郡心" 这一句表达了对远方故土的思念之情,"洞庭秋雨海门阴" 则描绘出一幅湿润而深邃的自然景象。这里的“洞庭”指的是洞庭湖,古时称为“洞庭波”,是长江流域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诗人心中美好的地方。而“秋雨海门阴”则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让人联想到那片广阔的水面在细雨中显得更加辽远。

"但令意远扁舟近" 这句话充满了哲理,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越物质距离的心灵状态,即便身处遥远之地,但只要心意相通,就如同舟船靠近,无需担忧距离的隔阂。

最后一句 "不道沧江百丈深" 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感慨。这里的“沧江”即今日的长江,诗人通过“不道”二字表达了一种淡然,对于世间万物的深浅厚薄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自在的情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和故土的深切思念,以及面对生活远离时所保持的一种淡定的哲学态度。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句·其一

当时已自传衣钵,羞愧犹为食肉僧。

(0)

送冯贯道赴行在二首·其二

儒雅风流总不如,烝髦久合下旌车。

黄堂报政瓜初及,宣室倾贤席已虚。

楚树迎船春去尽,吴莲傍桨雨收馀。

留连物色题诗里,健步传呼有峻除。

(0)

二月将半雨过花盛开二首·其二

最怜半见或不见,更惜欲开犹未开。

树远祇疑随水去,枝低还似傍人来。

不堪小蕊樽前落,可忍残红砌下堆。

著尽工夫春自去,不须风雨恶相催。

(0)

谒李梅亭

九拔鲸牙气贯虹,玉堂归只守文穷。

世无真魏扶吾道,人以乾淳望此翁。

大地精灵藏笔下,国家命脉寄山中。

缊袍羸驷崇仁路,正拟登门听击蒙。

(0)

题王尧章伫香亭·其二

对花味道兴何长,好学颜家到坐忘。

莫与红尘儿辈道,心清正自得真香。

(0)

史主簿以授庵习稿见示敬题其后并寄张宗瑞·其二

吟了南楼到库楼,塞云边月困雕锼。

只今南北无诗禁,曾有新编遏鞑不。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