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
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云护轻幡。
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
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
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
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
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
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
尽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
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云护轻幡。
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
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
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
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
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
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
这首《木兰花慢·杨花》由清代词人张惠言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花飘零的景象,充满了哀婉与凄美之情。
开篇“尽飘零尽了,何人解,当花看”,诗人以“飘零”二字开篇,直接点明了杨花随风而散的景象,同时也暗含了人生的无常与流转。接着,“正风避重帘,雨回深幕;云护轻幡”几句,通过风、雨、云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是杨花在风雨中挣扎求存,却始终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寻他一春伴侣,只断红、相识夕阳间”一句,将杨花比作春日的伴侣,但最终只能在夕阳下与残红相遇,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接下来,“未忍无声委地,将低重又飞还”则表达了杨花虽已凋零,但仍不甘心沉寂,试图再次飞翔,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疏狂情性算凄凉,耐得到春阑”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杨花的飘零与人的命运相联系,表达了对生命脆弱与短暂的感慨。最后,“便月地和梅,花天伴雪,合称清寒”几句,通过与月、梅、雪等意象的结合,营造了一种高洁、清冷的意境,象征着杨花虽遭逢不幸,却依然保持着高雅的品格。
“收将十分春恨,做一天、愁影绕云山”则是全词情感的高潮,将杨花的飘零与人的愁绪融为一体,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深刻。最后,“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以池畔的青草与杨花的泪痕为结,不仅呼应了开头的飘零之感,也表达了对生命中美好与悲伤并存的深刻理解。
整首词通过对杨花飘零景象的描绘,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哀而不伤、悲而不绝的艺术风格,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人物晨星似,谁欤硬脊梁。
高风思靖节,流派到平塘。
勇向急流退,归来三径荒。
未为先懒句,寄傲益增光。
利慾嗟澜倒,沈沦几缙绅。
颓波障流俗,砥柱赖斯人。
高节标时望,清风濯世尘。
圣朝公史笔,卓行传名臣。
先帝龙飞第一年,囊封夜半达甘泉。
朝来急召明光殿,谠论能回不夜天。
遐想神□今已远,永怀帝德浩无边。
他时信史传遗事,悟主应□数百篇。
赞书褒显下重泉,嗣圣初临建武年。
河洛图书光似日,商周盘诰远如天。
孤墓岂意留空谷,直意犹能御二边。
彷佛音尘如在目,遗风雅颂纪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