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仍露坐,湖曲小迷藏。
松月半身影,藕花三面香。
虽忘入城府,终拟卜林塘。
何日清逋贼,妖星渐不芒。
夜深仍露坐,湖曲小迷藏。
松月半身影,藕花三面香。
虽忘入城府,终拟卜林塘。
何日清逋贼,妖星渐不芒。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东湖边独自坐着的情景,诗人身处松月之下,湖畔曲折,仿佛在与自然进行一场微妙的"小迷藏"。月光洒在松树上,留下半个身影,而湖中的藕花散发出淡雅的香气,三面环绕,营造出宁静而宜人的氛围。
诗人虽然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纷扰,但心中仍有对归隐山林、远离官场的向往。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彻底摆脱俗务,如同清逋(清偿债务,引申为解脱束缚)一般,让那些困扰人心的"妖星"(比喻世俗的诱惑或烦恼)逐渐失去光芒。
整首诗以写景抒怀为主,借景寓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压力的反思,展现出宋末元初文人对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
郎若东流水,永逝无还期。
妾若茑萝丝,松折犹逶迤。
三日为君妇,未识君容仪。
含羞侍君疾,但觉心酸悲。
哀风出穗闼,夜夜啼羁雌。
白头自兹始,九死亮不移。
郎有堂上亲,郎有柩下儿。
仰事兼俯育,劳瘁妾不辞。
遂此区区心,愿赴黄泉期。
大运岂遽非,哲人遂云徂!
我见谋国臣,太息无良图!
岂意匹马来,开门纵长驱。
争降何纷然,常恐后至诛!
贤哉二千石,从容捐厥躯!
夫子庄而简,薄官初剖符。
不谓贞松姿,临难表所殊!
独湔嵇绍血,莫污温序须。
我生既已幸,我志宁可渝!
乘舆咫尺间,岂复辞崎岖!
回脰望延津,吁嗟烈丈夫!
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道。
江南何所思,佳人委秋草。
灵衣张空房,流尘积輀旐。
穗帐明月来,岂若平生好!
葱葱玉树枝,凋摧亦已早。
朝为艳阳花,夕暮成枯槁。
人生少得意,得意难竟保。
弃置勿复思,忧伤徒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