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少年游.听琴》
《少年游.听琴》全文
清 / 黄之隽   形式: 词  词牌: 少年游

花枝酒盏倦风尘。羞认壮年身。

明月高时,小灯低处,绿绮又销魂。

幽情弹碎秋风里,生怕客窗闻。

离绪七条,愁根双结,泪点十三痕。

(0)
鉴赏

这首《少年游·听琴》由清代诗人黄之隽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听琴时的复杂情感与心境。

“花枝酒盏倦风尘”,开篇即以花枝与酒盏的意象,渲染出一种繁华落尽后的疲惫感,仿佛在述说着主人公历经世事沧桑后的疲惫与厌倦。“羞认壮年身”,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即使已步入中年,却仍不愿承认,或许是对青春岁月的留恋,亦或是对现实无奈的逃避。

“明月高时,小灯低处,绿绮又销魂”,这一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明月高悬象征着高洁与宁静,而小灯低垂则暗示着孤独与微弱的光芒。绿绮,古琴的别称,此处借指音乐,表达了音乐带来的深深触动与灵魂的共鸣。整句描绘了一幅月夜听琴的画面,音乐如同一股力量,让人心灵为之震撼,甚至有些销魂。

“幽情弹碎秋风里,生怕客窗闻”,“幽情”指的是深藏于内心的情感,这里指的可能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或者是对某种情感的渴望。在秋风中弹奏,既营造了凄凉的氛围,也表达了音乐与情感的交融。最后一句“生怕客窗闻”,则透露出主人公担心自己的情感被他人察觉,表现了内心的脆弱与敏感。

“离绪七条,愁根双结,泪点十三痕”,这几句直接抒发了主人公的离愁别绪和深深的忧伤。离绪七条,可能是指七种不同的情感或思绪交织在一起;愁根双结,形象地描绘了愁苦的根源难以解开;泪点十三痕,则是用具体的数字来强调泪水的累积,表现了情感的沉重与复杂。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听琴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忧虑。黄之隽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使得作品充满了诗意与哲思,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黄之隽
朝代:清

(1668—1748)清江苏华亭人,字石牧,号?堂。康熙六十年进士,官编修。曾提督福建学政。坐事罢官。性喜藏书,工诗文,著述甚富。有《?堂集》,又集句为《香屑集》。
猜你喜欢

题韦家泉池

泉落青山出白云,萦村绕郭几家分。

自从引作池中水,深浅方圆一任君。

(0)

听夜筝有感

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

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

(0)

杂曲歌辞·其三杨柳枝

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

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

(0)

戏题木兰花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0)

放言五首·其五

三十年来世上行,也曾狂走趁浮名。

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

乞我杯中松叶满,遮渠肘上柳枝生。

他时定葬烧缸地,卖与人家得酒盛。

(0)

饮新酒

闻君新酒熟,况值菊花秋。

莫怪平生志,图销尽日愁。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