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晷西风冷,残秋令节频。
菊花无几日,竹叶劝何人。
饱稻黄鸡矮,抛房紫栗新。
时来持此备,未觉野夫贫。
短晷西风冷,残秋令节频。
菊花无几日,竹叶劝何人。
饱稻黄鸡矮,抛房紫栗新。
时来持此备,未觉野夫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田园风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观察和感悟。
“短晷西风冷,残秋令节频”两句写出了秋天日影短小,西边的风带着凉意,而秋季的节气又接踵而至。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时光易逝和季节更迭的感慨。
“菊花无几日,竹叶劝何人”中,菊花作为秋天的代表性花卉,其盛开不久,隐含着时间的流逝。而竹叶则常与清高脱俗联系在一起,但这里却用来“劝”人,这可能是诗人对现实中的某种无奈或自我安慰的表达。
接下来的“饱稻黄鸡矮,抛房紫栗新”两句,描绘了秋收之后农家丰收的景象。稻米已熟,鸡群在田间觅食,而房屋的屋檐上则挂着新采集的紫色的栗子。这段落生动地展现了秋天农村的丰饶和欢乐。
最后,“时来持此备,未觉野夫贫”表达了诗人在享受这份田园之福时,却又不忘提醒自己珍惜这一切,因为即使是简单的农家生活,也值得我们去珍视和感激。这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满足心境。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田园生活的景象,传递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人情温暖以及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