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竹成章日,阳春众和时。
玉阶谈战陈,琼燕赐花枝。
陶径还飞絮,商山欠采芝。
西畴农事及,归去正吾宜。
黄竹成章日,阳春众和时。
玉阶谈战陈,琼燕赐花枝。
陶径还飞絮,商山欠采芝。
西畴农事及,归去正吾宜。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活动,充满了生机与和谐。首句“黄竹成章日”,以黄竹的生长比喻时间的流转,暗示着季节的变化。接着,“阳春众和时”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和声中欢庆新生。
“玉阶谈战陈,琼燕赐花枝”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玉阶上的谈论与琼燕的赐予,既展现了文治武功的并重,也寓意着社会的繁荣与和平。这里的“谈战陈”可能是指讨论军事策略或历史战役,而“赐花枝”则象征着君主的恩赐与赏识。
“陶径还飞絮,商山欠采芝”则转向自然界的描写,陶渊明的桃花源与商山的采芝,都是隐逸生活的象征。这里通过“飞絮”与“采芝”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最后,“西畴农事及,归去正吾宜”点明了主题,强调了农事的重要性以及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必要性。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也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美好、社会的和谐、自然的美丽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好事多磨,重云掩月,晓风惊梦难留。
又一番春色,恼乱枝头。
湘浦佩沉波冷,花影里、枉自凝眸。
添怊怅,燕来鸿去,锁尽闲愁。休休。
楚台已远,生惹得情深,何处忘忧。
叹幽怀几许,总付东流。
那更栏前芳草,萦人思、恨满银钩。
空回首,从今风雨,两地悠悠。
行肠转易饥,草草具午膳。
餐少味无兼,酒浊壶有半。
举酒酬古佛,低眉佛无见。
独饮意亦欣,暂喜得閒散。
乡民纷来窥,短衣仅及骭。
窃言宦性殊,不米而食面。
儿童不畏官,索食天真烂。
祇此数餦餭,分食苦难遍。
安得仓箱盈,家家足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