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夕》
《月夕》全文
宋 / 欧阳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月气初升海,屏光半隐扉。

寒消觉春尽,漏永送筹稀。

兰烛风惊烬,烟帘雾湿衣。

清羸急宽带,频减故时围。

(0)
注释
月气:月光。
初升:刚刚升起。
海:大海。
屏光:微弱的光线。
半隐:半掩。
扉:门扉。
寒消:寒冷的感觉消失。
觉:意识到。
春尽:春天结束。
漏永:夜漏(古代计时器)长。
送筹稀:报时的更鼓稀少。
兰烛:兰花形状的蜡烛。
风惊烬:风吹动火星。
烟帘:烟雾笼罩的窗帘。
雾湿衣:衣物被雾打湿。
清羸:清瘦。
急宽带:急切地宽衣。
频减:频繁减少。
故时围:昔日的衣带围度。
翻译
月亮刚刚升起在海面,微弱的光线映照着半掩的门扉。
寒冷的感觉消退,意识到春天已接近尾声,夜漏滴水声漫长,报时的更鼓渐稀疏。
兰花燃烧的蜡烛被风吹动,火星摇曳,烟雾缭绕的窗帘上挂着湿漉漉的衣物。
清瘦的身体急于宽衣,频繁地减少昔日的衣带围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月夕》,描绘了夜晚月色初升、光影朦胧的景象。诗人通过"月气初升海",形象地展现了月光如海般洒落的静谧之美。"屏光半隐扉"则写出夜深人静,只有微弱的月光透过屏风缝隙,洒在门扉上的画面。

随着夜深,诗人感受到春意渐消,"寒消觉春尽",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漏永送筹稀"进一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漏壶中的水滴声显得格外清晰,计时的竹筹也变得稀疏。

室内,"兰烛风惊烬"描绘了微风吹动烛火,烛火摇曳,只剩少许残烬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烟帘雾湿衣"则通过烟雾缭绕的帘幕和沾湿衣裳的湿气,渲染出夜晚的湿润与寒冷。

最后两句"清羸急宽带,频减故时围",诗人借身体的瘦弱和衣带的宽松,表达了对往昔丰满体态的怀念,以及岁月流逝带来的感慨。整首诗以月色为引,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叹。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朝代:宋   字:永叔   号:醉翁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生辰:1007-1072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悦心亭

清晨揽衣起,感物畅我情。

春风从何来,草木忽已荣。

深池跃游鯈,乔木迁鸣莺。

俯仰极万类,气机足生生。

哲人贵冥会,悠然竟何营。

此乐难具述,酒至且复倾。

(0)

中秋月

银汉西流乌接翼,回首人间化为碧。

瑶台月里可避胡,三郎错路归鱼凫。

《霓裳》月里亲偷得,却怪李谟偷擪笛。

(0)

天灯

龙逐炎精下紫宫,夜深不肯落云中。

光分霄汉三更黑,影乱星辰万点红。

玉柱倚天擎火齐,金绳系日挂瑶空。

照开仙阙光明路,绛节霓旌稳驾风。

(0)

寿乐亭

西隐西边寿乐亭,六时天乐语檐铃。

傍人驯鹤行穿竹,掠水飞鱼出听经。

月到中庭开碧落,星从南极上沧溟。

千年一息那伽定,长结慈云拥帝青。

(0)

揩痒马图

啄疮乌去未斜阳,雨足春堤草正长。

摩擦树根休技痒,明朝要尔战沙场。

(0)

古墙行,并序

崒嵂环墙连数堵,宋亡犹是循王府。

渡南功臣王第一,赐第钱塘贮歌舞。

筑墙远取南山土,军士肩赪汗流股。

桢干停匀杵筑坚,小却犹支三百年。

当时能留岳忠武,返旆定可铭燕然。

嫖姚忘家子婿戮,宰嚭卖国身名全。

偷安湖山忘大辱,诏谕江南等臣仆。

萧墙缭周千柱宫,只欠甑泥蒸后筑。

带砺镌铭在甲第,筑墙不厌高于屋。

远雁秋横五国城,帛书无复泪交倾。

可怜忠臣痛刻骨,空令志士死结缨。

佞显忠诛谁得失,二百年馀昭白日。

旧时每见古墙边,鬼灯夜暗光如漆。

墙土于今化作灰,欲问故老心先摧。

只有省垣新筑后,鼓角声殷吴山隈。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