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入县西边,湖头胜事偏。
绿竿初长笋,红颗未开莲。
蔽日高高树,迎人小小船。
清风长入坐,夏月似秋天。
湖入县西边,湖头胜事偏。
绿竿初长笋,红颗未开莲。
蔽日高高树,迎人小小船。
清风长入坐,夏月似秋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湖上风光图。开篇“湖入县西边,湖头胜事偏”即设定了一个特定的地点,湖的西边,通常是指湖的一隅,在这里被描写成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地方,“胜事”二字暗示这里有着不为人知的美好景致。
接着“绿竿初长笋,红颗未开莲”展示了春末夏初时节的生机与活力。竹笋初长,荷花尚未开放,这些细节描写让人感受到自然界中生命力度的勃发,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等待和期待。
“蔽日高高树”中的“蔽日”形容树木高大到可以遮挡阳光,营造了一种深邃而又神秘的氛围。而“迎人小小船”则让读者联想到湖面上漂浮的小船,与岸边的高树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清风长入坐,夏月似秋天”则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得的情景。诗人似乎坐在湖边,或许是在一座亭中,感受着清风徐来的凉意,让炎热的夏日也显得异常清爽,宛如秋天一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生机盎然又带有一丝凉意的湖上世界,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美景交融的产物。
朝解衣,暮解衣,三朝三暮复何有,但见眼前飒飒西风吹。
西风吹,骨欲折,葛帔练裙踏冰雪。
翁将何计回阳春,粥裘不顾妻孥瞋。
黄县大布任携取,直视众身同一身。
我对粥裘翁,重忆披裘客。
千金买裘都不惜,欲赠歌童五陵陌。
道旁冷眼空叹呼,白公大裘今已无。呜呼!
白公大裘今岂无,愿君此心终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