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仙赤霞佩,谒帝青霄通。
倏过昆崙颠,八荒逝安穷。
庐山偶回首,沧海蓬莱宫。
须臾酌彭蠡,还驾来时鸿。
高高去无极,遗迹兹巃嵷。
遂为万仞石,削壁凌苍穹。
盘回万岩壑,湖上峰独雄。
朝云变紫翠,旦夕飞轻虹。
寒暑岂不化,芝草四时红。
昨出江州道,天地览斯崇。
仿佛见揖手,招客令予东。
感此结深意,夜寝烟山空。
忽若乘风下,怡然数老翁。
把臂一共笑,千年始相逢。
梦中忆所授,病后扶衰躬。
复从碧涧侧,倚望瑶华丛。
极愿捐微禄,致身与之同。
群仙赤霞佩,谒帝青霄通。
倏过昆崙颠,八荒逝安穷。
庐山偶回首,沧海蓬莱宫。
须臾酌彭蠡,还驾来时鸿。
高高去无极,遗迹兹巃嵷。
遂为万仞石,削壁凌苍穹。
盘回万岩壑,湖上峰独雄。
朝云变紫翠,旦夕飞轻虹。
寒暑岂不化,芝草四时红。
昨出江州道,天地览斯崇。
仿佛见揖手,招客令予东。
感此结深意,夜寝烟山空。
忽若乘风下,怡然数老翁。
把臂一共笑,千年始相逢。
梦中忆所授,病后扶衰躬。
复从碧涧侧,倚望瑶华丛。
极愿捐微禄,致身与之同。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五老峰》描绘了一幅神仙遨游仙境的奇幻景象。首联“群仙赤霞佩,谒帝青霄通”展现了仙人们身着华丽的仙衣,前往天庭的壮丽场景。接着,“倏过昆崙颠,八荒逝安穷”描述了他们瞬间穿越昆仑巅峰,消失在广阔的天地之间。
诗人笔触转向现实,当他偶然回头望向庐山,眼前展现出“沧海蓬莱宫”的虚无缥缈,随后又在彭蠡湖畔畅饮,准备返回。“高高去无极,遗迹兹巃嵷”表达了对仙人踪迹的仰慕和对自然奇观的赞叹。接下来,诗人聚焦于五老峰的雄伟,“削壁凌苍穹”、“盘回万岩壑,湖上峰独雄”,展现了山峰的峻峭和湖光山色的对比。
“朝云变紫翠,旦夕飞轻虹”描绘了峰顶云雾缭绕,色彩斑斓的日出日落景象,而“芝草四时红”则象征着永恒的生机与仙气。诗人由现实的江州之路,联想到了仙境中的邀请,内心充满感慨,夜晚在“烟山空”中回味梦境,仿佛与仙人共度时光。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仙人智慧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希望放弃尘世功名,投身于这如梦如幻的山水之中。整首诗以仙踪为线索,融合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超凡生活的向往,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信步寻春不知远,小径委蛇绕平巘。
雨馀翠滑石磴危,青梅如豆低垂枝。
屋上青山压檐重,风衷幽禽时一弄。
主人不归柴门关,山犬认人自迎送。
花落鸟啼白日閒,依微机杼鸣林间。
徘徊不觉归来晚,淡黄落日衔空山。
维南有祥凤,文采华羽翰。
好音鸣朝阳,来集紫阳泮。
方当瑞盛时,一往不复返。
空有五色雏,群从已星散。
世路多险艰,劳生足奔窜。
盖棺事即终,何用计修短。
元方哀独深,泪向诗篇满。
泪枯眼亦枯,当以情自浣。
青山兮白云,怅予望兮远人。
望远人兮不可见,目渺渺兮海垠。
鄱之山兮泉之水,云孤飞兮心千里。
临华亭兮奈何,望有极兮思无已。
云之归兮芒砀,蹇游子兮悲故乡。
云之出兮太行,渺亲舍兮天一方。
松楸摵兮霜露下,宛在目兮愁予。
云兮云兮其作霖雨,望复望兮毋使我心苦。
信国英特才,身值叔季时。
士类既推首,相业良在兹。
鞠躬尽劳瘁,天必济艰危。
是时北风竞,腹膂离四肢。
青盖已洛阳,黄艳犹海湄。
大厦梁栋倾,孰云一木支。
江闽战屡衄,星火勤王师。
妻子岂暇顾,国家苦忧思。
一死不得遂,两缚焉足辞。
皇天暗白日,大地崩四维。
益州运告终,回溪翅空垂。
义节臣所仗,成功天实为。
文山高峨巍,文水清涟漪。
忠魂识故路,古屋遗荒基。
哀哉吟啸集,千载有馀悲。
圣皇启明运,日月丽中天。
幽微靡不烛,草野无遗贤。
夫君乐嘉遁,邈在金华川。
一室坐虚白,十载穷太玄。
翳翳舍西桑,涓涓屋头泉。
君子思括囊,志士催著鞭。
鹤书白日下,束帛何戋戋。
光华喜云近,献纳知所先。
江右暂借润,漳南重安边。
三月已报政,千里如解悬。
当宁深眷注,求旧资周旋。
金闺昔通籍,石室今紬编。
丝纶王言布,黼黻人文宣。
真儒幸徵庸,疲民思惠鲜。
而我惜远别,中心抱悁悁。
士生贵大施,外职徒萦牵。
及兹饰鸿业,百世当无前。
玉堂有馀暇,早寄新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