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晤百回新,肝肠绝少尘。
未言先侧耳,每笑必伤神。
落翠沾行帢,空罂惑醉人。
石潭清到底,信手出纤鳞。
百晤百回新,肝肠绝少尘。
未言先侧耳,每笑必伤神。
落翠沾行帢,空罂惑醉人。
石潭清到底,信手出纤鳞。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名为《谢在杭钟樊桐诸凡集郊外》。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郊外聚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自然的宁静。
首句“百晤百回新”,表达了聚会的频繁与新鲜感,每一次相见都如同初次,充满了期待和喜悦。接着,“肝肠绝少尘”则暗示了聚会环境的纯净,远离尘世的喧嚣,心灵得以净化。
“未言先侧耳,每笑必伤神。”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聚会时的氛围,即使还未开口交谈,人们已经全神贯注,倾听彼此的声音;而每一次笑声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交流,仿佛每一次欢笑都是对友情的深深珍视。
“落翠沾行帢,空罂惑醉人。”这里运用了形象的比喻,翠绿的叶子落在行人的帽子上,象征着自然之美与生活的诗意;而空瓶子可能是指酒器,暗示了聚会中的畅饮,但并未因此而迷失自我,反而增添了聚会的乐趣与深度。
最后,“石潭清到底,信手出纤鳞。”以石潭清澈见底,鱼儿自由游动为喻,表达了聚会环境的宁静美好,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心情。整个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纯净与生机,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诚、和谐的关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郊外聚会时的温馨场景,以及对自然美景和真挚友情的赞美。
我自身心快乐,翛然无善无恶。
法身自在无方,触目无非正觉。
六尘本来空寂,凡夫妄生执著。
涅盘生死太平,四海阿谁厚薄?
无为大道自然,不用将心画度。
菩萨散诞灵通,所作常含妙觉。
声闻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缚。
法性本来圆明,病愈何须执药。
了知诸法平等,翛然清虚快乐。
声闻厌喧求静,犹如弃面求饼。
饼即从来是面,造作随人百变。
烦恼即是菩提,无心即是无境。
生死不异涅盘,贪嗔如焰如影。
智者无心求佛,愚人执邪执正。
徒劳空过一生,不见如来妙顶。
了达淫欲性空,镬汤炉炭自冷。
广开兮龙宫,御仙姥兮下鸡笼。
神灵雨兮先以风,云溶溶兮渐来东。
扬朱幢兮建翠旗,骖青虬兮从文螭。
锵鸾音兮以下,若有人兮开罗帷。
罗帷淡兮春风,俨仙灵兮在其中。
集千艘兮鸣鼓,疏节歌兮缓舞。
奠桂酒兮藉兰肴,折芳馨兮遗远渚。
神忻忻兮既安留,泽斯民兮受其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