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来到北城隅,更北直趋玄武湖。
一上雕鞍三十里,两傍官柳数千株。
六朝都邑真如此,旧日咸秦得似无。
暑月行人不张盖,漫天自有翠屠苏。
南城来到北城隅,更北直趋玄武湖。
一上雕鞍三十里,两傍官柳数千株。
六朝都邑真如此,旧日咸秦得似无。
暑月行人不张盖,漫天自有翠屠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城到北城,经过玄武湖的景象。开篇“南城来到北城隅,更北直趋玄武湖”两句,设定了行走的方向和目的地,给人一种空间的转换和深入的感觉。“一上雕鞍三十里,两傍官柳数千株”则具体描写了旅途中的景色,其中“雕鞍”指的是马鞍,“官柳”则是沿路种植的行道树。这里通过“一上”和“数千”这样的数字,强调了路程的长度和树木的众多。
诗人随后转入对历史的回顾与感慨:“六朝都邑真如此,旧日咸秦得似无。”这里借“六朝”指代古代的都城,即南京地区,而“咸秦”则是对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建立大帝国的隐喻。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与现代荒凉的反差感受。
最后,“暑月行人不张盖,漫天自有翠屠苏”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夏日行人不需遮阳,而天空中自然散布着绿意盎然的云景。这既是对当下景色的描写,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一种超脱和豁达。
珠江万里双鱼赤,飞坠云中字一尺。
世途莽荡三荆劈,开亟此际肠应直。
肠应直,可奈何。
中流鼓枻扬素波,层峦突兀垂青萝。
一饮一石宁足多,烂醉却把山灵呵。
我独胡为长坎轲,弟也意气今则那。
高阳酒徒还病魔,荣华到眼掣电过。
谁其寿者清俟河,河亦不易清,人亦不易寿。
古来文章称不朽,群鞭逸足中原走。
朅来犄角归吾手,况尔汗血追其后。
只今片艇大如斗,烈日摩空逼长昼。
安得仙人玉露盘,相思一使枯肠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