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鳌头塔诗次钟韵》
《鳌头塔诗次钟韵》全文
明 / 徐兆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海畔何年印石苔,一尊遥向锦城开。

悬知九夏冰壶迥,忽讶双凫天上回。

楼敞薰风间玉麈,波衔新月出云台。

诗成鳌首应先兆,眼见晴晖迅起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鳌头塔的赞美与感慨。首联“海畔何年印石苔,一尊遥向锦城开”以海畔为背景,暗示时间久远,石上长满青苔,展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接着,“一尊遥向锦城开”则描绘了诗人从远方眺望城市,心中涌动的情感。

颔联“悬知九夏冰壶迥,忽讶双凫天上回”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夏日的清凉比作冰壶,表达了对清凉之美的向往;“双凫天上回”则可能象征着某种美好的回归或重逢,增添了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氛围。

颈联“楼敞薰风间玉麈,波衔新月出云台”描绘了楼阁在和煦的微风中敞开,玉麈(一种象牙制的扇子)轻轻摇曳,波光粼粼的水面映衬着新月,与云台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尾联“诗成鳌首应先兆,眼见晴晖迅起雷”则表达了诗人创作诗歌时的灵感与激情,仿佛预示着未来的光明与变化,如同晴天霹雳,既震撼又充满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

作者介绍

徐兆熊
朝代:明

徐兆熊,一作兆鼎,字梦祥。清远人。明神宗万历七年(一五七九)举人。官大理评事。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五。
猜你喜欢

宣武令狐相公以诗寄赠传播吴中聊用短章用伸

新诗传咏忽纷纷,楚老吴娃耳遍闻。
尽解呼为好才子,不知官是上将军。
辞人命薄多无位,战将功高少有文。
谢脁篇章韩信钺,一生双得不如君。

(0)

钵塔院如大师

师年八十三,登坛秉律凡六十年,每岁于师处授八关戒者九度。
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
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答佛恩深。
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
每岁八关蒙九授,殷勤一戒重千金。

(0)

酬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示兼呈梦得 时梦得

七月中气后,金与火交争。
一闻白雪唱,暑退清风生。
碧树未摇落,寒蝉始悲鸣。
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
疏受老慵出,刘桢疾未平。
何人伴公醉,新月上宫城。

(0)

答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见忆

烟景冷苍茫,秋深夜夜霜。
为思池上酌,先觉瓮头香。
未暇倾巾漉,还应染指尝。
醍醐惭气味,琥珀让晶光。
若许陪歌席,须容散道场。
月终斋戒毕,犹及菊花黄。

(0)

送苏州李使君赴郡二绝句

忆抛印绶辞吴郡,衰病当时已有余。
今日贺君兼自喜,八回看换旧铜鱼。
[予自罢苏州及兹,换八刺史也。
]馆娃宫深春日长,乌鹊桥高秋夜凉。
[馆娃宫,今灵岩寺也。
乌鹊桥在苏州南门。
]风月不知人世变,奉君直似奉吴王。

(0)

时热少见客因咏所怀

冠栉心多懒,逢迎兴渐微。
况当时热甚,幸遇客来稀。
湿洒池边地,凉开竹下扉。
露床青篾簟,风架白蕉衣。
院静留僧宿,楼空放妓归。
衰残强欢宴,此事久知非。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