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畔何年印石苔,一尊遥向锦城开。
悬知九夏冰壶迥,忽讶双凫天上回。
楼敞薰风间玉麈,波衔新月出云台。
诗成鳌首应先兆,眼见晴晖迅起雷。
海畔何年印石苔,一尊遥向锦城开。
悬知九夏冰壶迥,忽讶双凫天上回。
楼敞薰风间玉麈,波衔新月出云台。
诗成鳌首应先兆,眼见晴晖迅起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鳌头塔的赞美与感慨。首联“海畔何年印石苔,一尊遥向锦城开”以海畔为背景,暗示时间久远,石上长满青苔,展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接着,“一尊遥向锦城开”则描绘了诗人从远方眺望城市,心中涌动的情感。
颔联“悬知九夏冰壶迥,忽讶双凫天上回”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夏日的清凉比作冰壶,表达了对清凉之美的向往;“双凫天上回”则可能象征着某种美好的回归或重逢,增添了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氛围。
颈联“楼敞薰风间玉麈,波衔新月出云台”描绘了楼阁在和煦的微风中敞开,玉麈(一种象牙制的扇子)轻轻摇曳,波光粼粼的水面映衬着新月,与云台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尾联“诗成鳌首应先兆,眼见晴晖迅起雷”则表达了诗人创作诗歌时的灵感与激情,仿佛预示着未来的光明与变化,如同晴天霹雳,既震撼又充满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
新诗传咏忽纷纷,楚老吴娃耳遍闻。
尽解呼为好才子,不知官是上将军。
辞人命薄多无位,战将功高少有文。
谢脁篇章韩信钺,一生双得不如君。
七月中气后,金与火交争。
一闻白雪唱,暑退清风生。
碧树未摇落,寒蝉始悲鸣。
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
疏受老慵出,刘桢疾未平。
何人伴公醉,新月上宫城。
烟景冷苍茫,秋深夜夜霜。
为思池上酌,先觉瓮头香。
未暇倾巾漉,还应染指尝。
醍醐惭气味,琥珀让晶光。
若许陪歌席,须容散道场。
月终斋戒毕,犹及菊花黄。
忆抛印绶辞吴郡,衰病当时已有余。
今日贺君兼自喜,八回看换旧铜鱼。
[予自罢苏州及兹,换八刺史也。
]馆娃宫深春日长,乌鹊桥高秋夜凉。
[馆娃宫,今灵岩寺也。
乌鹊桥在苏州南门。
]风月不知人世变,奉君直似奉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