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一何高,山空夜寥寥。
我有不餐烟火句,黄冠留作步虚谣。
巫山一何高,山空夜寥寥。
我有不餐烟火句,黄冠留作步虚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巫山一何高七绝》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巫山雄伟而又空旷的夜景,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愿。
“巫山一何高”直接点出了巫山之高,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宏大与孤立的氛围。接下来的“我有不餐烟火句”,则透露了诗人超脱世俗、不为物累的情怀。“黄冠留作步虚谣”,“黄冠”通常指道士,而“步虚谣”则意味着行走在空灵的境界中,吟唱着超凡脱俗的歌谣。整体上,这句诗强调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艺术创造的决心。
总体而言,此诗借巫山之高寥寥的夜景,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独步天下的思想情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传递出一种与世俗隔绝、追求精神境界的艺术态度和生活理念。
青阳迫残腊,寒色满江干。
我有采薪疾,君方行路难。
来无十日款,去作一程宽。
翌晚解鞍罢,亲庭足笑欢。
海风吹潮浊如泥,咫尺不辨鱼与龟。
秋潭表里冰镜净,下瞰直可茎须眉。
乃知有万不齐物,心到定处皆能窥。
君心久矣波不起,天地不逃圆镜里。
胸中玲珑列星宿,眼底远近佳山水。
人言君脚踏四方,不知君閒谓君忙。
寒炉曾与话清夜,始觉牖户虚生光。
我生之日直南斗,逢人得骂不脱口。
而今只把定眼看,得失空花总何有。
但愁国事纷披猖,举棋不定观惊旁。
天倾地仄欠撑拄,安得不动铁脊梁。
鲤鱼书来上谁字,斗牛光中湖海士。
梅花腊雪曾会面,桃李春风一弹指。
剥书得诗意雄杰,钟吕惊闻筝笛耳。
懦夫有闻气可作,奸谀未诛神已死。
奴唇争笑乃独否,我心有同固如此。
君家请剑攀折槛,远胜衣绣誇归里。
立朝日少谏多藁,况有竹林老夫子。
百年易了富与贵,万古不磨天此理。
笑骂从渠官欲好,妻妾羞人身不耻。
获禽一朝固可十,天下良工安肯诡。
古人寥寥今不见,举世滔滔此皆是。
蛾眉方遭众女嫉,足音忽动空谷喜。
我欲净洗后土泥,子为快挽天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