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的山前一老樵,此生何敢辱旌招。
缪缘学道肱三折,不遇知音尾半焦。
去蠹区区惭啄木,附高矫矫鄙凌霄。
但令穷死心无愧,也胜鸣珂事早朝。
射的山前一老樵,此生何敢辱旌招。
缪缘学道肱三折,不遇知音尾半焦。
去蠹区区惭啄木,附高矫矫鄙凌霄。
但令穷死心无愧,也胜鸣珂事早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自咏之作,通过描绘一位山中老樵的形象,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志向。首句“射的山前一老樵”,以老樵自比,暗示其隐逸生活和坚韧性格。次句“此生何敢辱旌招”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不愿接受官场的召唤。
“缪缘学道肱三折,不遇知音尾半焦”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因追求学问而历经挫折,以及在人世间未能找到真正理解自己的知己的苦闷。"缪缘"意指错误的缘分,"肱三折"形容多次失败,"尾半焦"则象征孤独无依。
“去蠹区区惭啄木,附高矫矫鄙凌霄”进一步刻画了诗人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即使生活清贫,也以啄木鸟般清除腐败为己任,不愿攀附权贵。“区区”表示微小,“矫矫”形容正直。
最后两句“但令穷死心无愧,也胜鸣珂事早朝”表达了诗人宁可清贫至死,也要保持内心的纯洁和无愧,胜过追求荣华富贵,每日早朝应召。这体现了陆游坚守节操、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老樵自喻,展现了诗人坚韧的性格、高尚的品格和独立的人格追求,充满了深沉的人生哲理。
君不见,红槿终朝媚艳阳,贞柏千秋傲霜雪。
铅华过眼成灰尘,谁与岁寒留劲节。
烈哉少小冯家妇,初生连理风吹折。
连理折兮枝复萎,寄生空长女萝丝。
孤干经春枯不发,女萝新浥露华滋。
鸾镜沈来俄老丑,一生形影同灯守。
报君血泪化碧珠,同穴他年照白首。
丹禁晴光散晓珂,欣逢六传里中过。
新从玉殿沾茎露,暂向珠江问薜萝。
子舍空瞻红日远,王程其奈白云何。
乘槎此夕浮湘去,无限离情入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