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城子.秋日同雪笠家弟子万过恭士南郊书舍》
《江城子.秋日同雪笠家弟子万过恭士南郊书舍》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江城子

开元寺外水云宽。竹檀栾,岸巑岏。

晴翠飞来,湿透几曾乾。

碧碧黄黄都滴向,篱落外,远林摊。

茅堂恰对此中安。荻花滩,菊花阑。

长昼携僧,同注马蹄篇。

忽见荒城苍铁色,百战后,箭成瘢。

(0)
鉴赏

这首《江城子》描绘了秋日江边的景色,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与人文情怀。开篇“开元寺外水云宽”,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开阔而宁静的环境之中,水天一色,云雾缭绕,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接着,“竹檀栾,岸巑岏”两句,通过竹影婆娑和山石峻峭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立体。

“晴翠飞来,湿透几曾乾”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翠绿的山色比作飞来的精灵,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碧碧黄黄都滴向,篱落外,远林摊”一句,通过色彩对比,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景象,同时“滴向”二字,赋予了自然景观以动态美,使得画面更加鲜活。

“茅堂恰对此中安。荻花滩,菊花阑”描绘了一处简朴而宁静的居所,与外界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长昼携僧,同注马蹄篇”则展现了诗人与僧侣一同探讨学问、吟诗作赋的生活情趣,体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知识的热爱。

最后,“忽见荒城苍铁色,百战后,箭成瘢”一句,以荒城和战争的痕迹作为收尾,既是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也是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词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海音诗

通泉谁把堰渠开,旱魃如焚总可哀。

百面麻旗千面鼓,五街簇簇戴青来。

(0)

野宿

秋云向暮总阴森,竹屋卑栖枳棘林。

风外叶鸣山鸟怪,雨中灯静寺钟沉。

瘴烟作祟香先到,积水生寒夜渐深。

耳目悲凉成底事,草虫还为发孤吟。

(0)

饯春吟

九十春光剩已希,春情欲别尚依依。

香风且莫催春去,容我吟诗送汝归。

(0)

柳溪泛舟图

二月清溪一叶舟,柳丝夹岸弄轻柔。

好风送过桥南去,乌笠红衫几处游。

(0)

论诗·其五

诗仙诗鬼又诗囚,去取多偏各有由。

奇想都能凭己出,雄词何必与人犹。

直探学海无量底,便立骚坛最上头。

触手生春皆妙谛,翻新花样也风流。

(0)

门人郭绍芳秋闱获隽·其一

天孙锦织渡瀛桥,瀛岛天章亦锦标。

笔本家传妆五色,烛仍官限试三条。

朱衣夜静头方点,赤鲤雷鸣尾已烧。

报听霓裳云外奏,仙风吹曲桂香飘。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