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风入松.寒鸦》
《风入松.寒鸦》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风入松

欹斜懒漫遍燕关,僵冷甚袁安。

谁将水墨濛濛画,做边城、一抹荒寒。

小日曾藏柳叶,前身惯上钗鬟。

无端误点早朝班,髣髴认龙颜。

六宫怕有人争妒,带昭阳、日影飞还。

惆怅旧游何处,孤村流水之间。

(0)
鉴赏

这首《风入松·寒鸦》描绘了一幅凄凉而静谧的边塞景象。词人以“寒鸦”为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寒鸦的形象,传达出边关的寒冷与荒寂。

“欹斜懒漫遍燕关,僵冷甚袁安。”开篇即以“欹斜懒漫”描绘边关的荒凉景象,仿佛连大地都失去了活力,与袁安僵卧雪中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严酷与孤独。“谁将水墨濛濛画,做边城、一抹荒寒。”这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边城比作一幅水墨画,淡墨轻染,勾勒出边关的荒寒与寂寞。

“小日曾藏柳叶,前身惯上钗鬟。”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比喻,将边关的景象与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相对比,表达了对边关生活的一种无奈与哀愁。“无端误点早朝班,髣髴认龙颜。”这一句则以边关将士误入早朝班的情景,暗示边关与朝廷的距离,以及将士们对朝廷的忠诚与期待。

“六宫怕有人争妒,带昭阳、日影飞还。”这里的“六宫”指的是皇宫,通过“争妒”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宫廷内部的复杂关系,同时也暗示了边关将士对宫廷生活的向往与渴望。“惆怅旧游何处,孤村流水之间。”最后两句以“惆怅”表达出边关将士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

综上所述,《风入松·寒鸦》通过寒鸦这一意象,以及丰富的象征与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边关的荒寒与将士们的孤独、思念之情,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边塞词作。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过扬州忆昔四首·其一

汉东之国古随州,一老昂藏死即休。

黑发虎头真骨相,青春麈尾斗风流。

人言谢傅为朝镇,谁信钟仪作楚囚。

浩荡乾坤纳今古,好将汗简写千秋。

(0)

马伯庸拟李商隐无题次韵四首·其一

金缕歌残月堕江,玉颜曾忆侍油幢。

象床云重恩专壹,鲸锦波翻赐叠双。

春浅正宜毡作幕,夜凉深恨魫为窗。

浣纱可是无灵匹,侧足寒溪溅石淙。

(0)

寄开元奎律师二首·其二

开元古坛主,身世两相忘。

客至尝扃户,僧来不下床。

神光千里鹘,玄辨九秋霜。

白业浑消尽,莲池任意香。

(0)

潘孟阳上书不报归里作五咏·其三

梅生一尉卑,喋喋正天纪。

洗心洞玄化,削迹弃妻子。

龙变孰能驯,蝉蜕乃真止。

松回风泠泠,水落石齿齿。

(0)

题和靖观梅图

一枝春信到孤山,冰雪肌肤不觉寒。

月下水边看未足,折来更向手中看。

(0)

禹庙

大地河山绣错明,野烟孤庙枕荒城。

杜鹃饶舌知何事?血洒东风怨未平。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