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质冯谁赋,奇毛祇自怜。
黄冠莲蕊散,白羽雪花妍。
讵有还山梦,能言度陇年。
宫门盈尺地,不到圣人前。
慧质冯谁赋,奇毛祇自怜。
黄冠莲蕊散,白羽雪花妍。
讵有还山梦,能言度陇年。
宫门盈尺地,不到圣人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生活在皇宫内的白鹦鹉,其形象与命运充满了深意。首句“慧质冯谁赋”,以“慧质”形容鹦鹉的聪明灵性,却无人赋予其才华,流露出一种生不逢时的遗憾。接着“奇毛祇自怜”一句,点出鹦鹉羽毛的独特美丽,但只能自我欣赏,暗示其虽有出众之处,却难以得到应有的关注或赏识。
“黄冠莲蕊散,白羽雪花妍”两句,通过对比黄冠与白羽,莲蕊与雪花,进一步渲染了鹦鹉羽毛的色彩与形态之美,同时也暗含了环境的清雅与高洁。然而,“讵有还山梦,能言度陇年”则表达了鹦鹉渴望自由、向往自然生活的愿望,以及它在宫廷中度过的岁月里,虽然能够说话,却无法真正表达内心情感的无奈。
最后,“宫门盈尺地,不到圣人前”一句,揭示了鹦鹉生活空间的狭小与局限,以及它与权力中心的隔阂,强调了其命运的被动和受限。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鹦鹉命运的描绘,反映了个体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处境与感受,蕴含着对自由、个性解放的向往和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君不见鸣琴无赏音,伯牙绝弦仍破琴。
又不见斲琴无良工,焦琴终为爨下桐。
大江之南多好山,孤桐往往生其间。
武林城中百万家,斲琴施氏良足誇。
嗟哉施氏之外无复人,桐树枯死终为薪。
今人好尚与古异,人间雅琴多弃置。
雅琴苦少秦筝多,嗟哉施君将奈何。
击鼓深宫中,通市无不闻。
良玉媚重渊,郁郁上为云。
君子怀令誉,卓荦自不群。
南阳虽有田,岂必老耕耘。
浮云蔽中天,白昼苦不分。
肉食无远谋,噏噏如聚蚊。
奋身出尘埃,宜判莸与薰。
圣代重徵辟,蒲车何纷纷。
网罗及吾党,贲之以玄纁。
哲人贵及时,况复事明君。
努力长安道,三策振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