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曲生来,与常娥约,从太守游。
把玉箫声寄,萧关短笛,霓裳曲换,清塞重裘。
桂影飘摇,桐阴立尽,多少征人霜满头。
油幢暇,不掀髯一笑,辜负中秋。斗杓矗处中州。
还有解闻鸡起舞不。
看鸣弦中鹄,穿杨电激,飞球戏马,策箠星流。
绣帽归军,玳簪环客,薄晚同登庾亮楼。
浮生事,是几番玩月,何苦多愁。
唤曲生来,与常娥约,从太守游。
把玉箫声寄,萧关短笛,霓裳曲换,清塞重裘。
桂影飘摇,桐阴立尽,多少征人霜满头。
油幢暇,不掀髯一笑,辜负中秋。斗杓矗处中州。
还有解闻鸡起舞不。
看鸣弦中鹄,穿杨电激,飞球戏马,策箠星流。
绣帽归军,玳簪环客,薄晚同登庾亮楼。
浮生事,是几番玩月,何苦多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节的画面,诗人与朋友们相约游玩,从太守处游历,享受着美妙的音乐和景色。玉箫声、萧关短笛交织出愉悦的旋律,霓裳曲换清塞重裘则是对当时服饰的描写。桂影飘摇、桐阴立尽,是秋天树木投射出的影子,而征人霜满头,则透露出一丝秋意萧瑟。
油幢暇不掀髯一笑,辜负中秋,是对未能充分享中秋之美的一种自嘲。斗杓矗处中州,可能是在描述某个特定的场所或活动。而“还有解闻鸡起舞不”则是说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去理解和处理。
接下来的几句“看鸣弦中鹄,穿杨电激,飞球戏马,策箠星流”,描绘了一幅热闹的秋日活动图景。绣帽归军、玳簪环客,是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刻画。而薄晚同登庾亮楼,则是说在傍晚时分与人一同登上名将庾亮曾经居住的楼阁。
最后,“浮生事, 是几番玩月,何苦多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面对美好时光,却又不免有所忧愁。整首诗通过对中秋节景色的描绘和生活片段的展示,流露出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美好的感悟与追求。
一观清表喜良俦,三惠佳章叹暗投。
已骇谈锋倾海渎,复惊文怪埒蛇牛。
敢将晚路轻王述,决有亨途待薛收。
君欲献书真得计,我今亦作董生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