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的画面,蜀主窥吴幸三峡,是对三国时期蜀汉开创者刘备游览三峡的记叙。崩年亦在永安宫,则是说刘备去世后,其遗体被安葬于成都的惠陵,即永安宫。这两句展示了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活动地点,来追忆和凭吊古人的情感。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是借景抒发个人对往昔繁华与现今荒凉之间反差的感慨。翠华指的是宫殿的美好,但现在却只剩下空寂的山谷;玉殿则是对宫室的美称,但如今已不复存在,只有野寺孤独地矗立在荒野之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是描绘一幅宁静自然的画面。古庙中的杉松成为了鹤的栖息之所,而岁末时分的祭祀活动中,老人也会参与到对神灵的祭拜中。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则是说诸葛亮(武侯)的祠庙与刘备的陵寝紧邻,表明历史上君臣之间的情谊,即便在祭祀活动中也是一体化为整体来进行。
诗人通过对这些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对于历史沧桑、物是人非以及时光流转等主题的深刻感悟。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杜甫独特的历史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绕花亭。露苔犹湿,篱边晚笋才生。
甚燕去蹴开帘蒜,莺来踏动铃绦,雪猧梦惊。
十三袅袅婷婷。红豆圆来如意,垂杨生便多情。
似恁地、轻柔便如花蕊,浴兰天气,浣衣年纪,忍忘鹦鹉帘前细语,樱桃树下新晴。
尽销凝。弓弓画廊屧声。
横塘路。恁隔水、密种垂杨树。
年年二月春风,交拂黄鹂鸣处。
千帆过也,还掠取、春声入遥浦。
怎无端、絮卷花飞,送春人又先去。
吴中自昔繁华,传佳事、词人往往星聚。
可忆垂虹吹箫客,曾自按、新词妙舞。
须臾变、恩情两绝,剩堪向、红笺觅旧语。
想如今、细数前缘,半生谁是欢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