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子陆子,经德问何如。
万钟于我何有,不负古人书。
闻道千章松桂,剩有四时柯叶,霜雪岁寒馀。
此是瑱山境,还似象山无。耕也馁,学也禄,孔之徒。
青衫毕竟升斗,此意正关渠。
天地清宁高下,日月东西寒暑,何用著工夫。
两字君勿惜,借我榜吾庐。
唤起子陆子,经德问何如。
万钟于我何有,不负古人书。
闻道千章松桂,剩有四时柯叶,霜雪岁寒馀。
此是瑱山境,还似象山无。耕也馁,学也禄,孔之徒。
青衫毕竟升斗,此意正关渠。
天地清宁高下,日月东西寒暑,何用著工夫。
两字君勿惜,借我榜吾庐。
这首《水调歌头·其三》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他以陆象山的经德堂为背景,表达了对学问道德的追求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词中“唤起子陆子,经德问何如”开篇,呼唤友人探讨道德修养,显示出对高尚品德的重视。“万钟于我何有,不负古人书”表达了不为物质所累,坚守读书人的本分和责任。
“闻道千章松桂,剩有四时柯叶,霜雪岁寒馀”描绘了经德堂环境的清雅与坚韧,象征着高尚人格的历练。“此是瑱山境,还似象山无”进一步强调了堂名的由来,以及它与象山(陆象山)精神的契合。
“耕也馁,学也禄,孔之徒”引用孔子弟子颜回的典故,表明自己愿意过耕读生活,追求学问的同时也能自给自足。“青衫毕竟升斗,此意正关渠”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满足,认为这才是真正关乎人生意义的。
“天地清宁高下,日月东西寒暑,何用著工夫”强调自然界的规律无需过多雕琢,暗示了对道法自然的理解。“两字君勿惜,借我榜吾庐”最后恳求友人将“清宁”二字挂于堂上,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寓意对简朴、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描绘经德堂的环境和表达词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辛弃疾对于道德学问的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夜长忘阴晴,忽听檐雨滴。
空房闭重门,凉气通枕席。
欣然欲揽被,如觅旧相识。
那知庚伏内,得此睡通夕。
起寻两君诗,令我生气力。
成蹊长桃李,已自除荆棘。
远游得数士,舍此百无益。
挑灯视皮肤,不顾蚊咬赤。
因之不复寐,为子增叹息。
二年住闽中,不识建溪茶。
处处得残杯,顾未惬齿牙。
饥肠拥滞气,病眼增昏花。
故人持节来,怜我病有加。
会当饷绝品,不但分新芽。
苍壁月堕晓,宝胯金披沙。
一洗肝肺净,兀坐如还家。
阴雨又不解,天气复未佳。
持诗寄两公,请为交旧时。
便续北苑谱,即日定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