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因读谢李过湖之作不觉怃然》
《因读谢李过湖之作不觉怃然》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李生思羽化,谢公秘精魂。

哀哉复今昔,此意竟难存。

眷彼空波照,宛转自天门。

临流诸青嶂,含情各无言。

无言或至理,其中不可论。

溟滓方包括,此亦一微痕。

而况蜉蝣者,闻见恣嚣烦。

游览增永慨,风雅亦帨繁。

奈何七尺躯,欲以下上扪。

置置勿复道,宴坐随夜昏。

湖宽月堪贮,山閒云自根。

一楫破空濛,已觉此位尊。

湖山随去去,云月终我奔。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因读谢李过湖之作不觉怃然》。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首句“李生思羽化,谢公秘精魂”以李生和谢公的典故开篇,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接下来,“哀哉复今昔,此意竟难存”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无奈与哀叹。

“眷彼空波照,宛转自天门”描绘了湖面倒映着天空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美。“临流诸青嶂,含情各无言”则通过山峦与湖水的互动,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静谧。

“无言或至理,其中不可论”这一句引人深思,暗示了在沉默中往往能领悟到更深层次的道理。“溟滓方包括,此亦一微痕”则进一步阐述了宇宙的广阔与个人存在的渺小。

“而况蜉蝣者,闻见恣嚣烦”将个人置于宇宙的大背景下,强调了人类认知的局限性。“游览增永慨,风雅亦帨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文学艺术的推崇。

“奈何七尺躯,欲以下上扪”这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追问。“置置勿复道,宴坐随夜昏”则是对生活的态度,选择平静地面对,随遇而安。

“湖宽月堪贮,山閒云自根”再次描绘了湖光山色之美,同时也寓意着心灵的宽广与自由。“一楫破空濛,已觉此位尊”则以划船破浪为喻,表达了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追求。

最后,“湖山随去去,云月终我奔”表达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是对自然美的歌颂,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关河柳

关河春初官柳青,上有栖乌哑哑鸣。

千树万树恨如织,水远山长无限情。

柳丝忽换黄金色,当时忆送游侠客。

去年惊心杨子南,今年又恨沙场北。

关河柳,管别离。离人一去何时归?

折枝千里寄相思。

(0)

月色

误踏瑶阶一片霜,侵鞋不湿映衣凉。

照来云母屏无迹,穿入水晶帘有光。

雪影半窗能共白,梅花千树只多香。

故人疑似见颜面,残夜分明在屋梁。

(0)

哭朱教授竹所

日问竹平安,凄然泣白鸾。

讲堂春寂寂,归路夜漫漫。

前度成虚设,斯文已不刊。

些声云谷外,落月带微寒。

(0)

郭忠恕十幅

洛阳画史称忠恕,尺素能穷造化工。

翠嶂倚云天外落,高林飞雨望中丛。

彤楼风暖歌声细,绮阁春深舞袖红。

应是宣和多爱惜,故将题墨琬琰同。

(0)

大都即事六首·其四

杨柳暮鸦啼,钟楼日入西。

小车随客散,归马望尘嘶。

碧瓦差宫树,金波溢御堤。

时平足行乐,谁问醉如泥。

(0)

惜鹤十首·其二病鹤

渠本仙家物,胡为久不安?

强行时拓翼,攲立欲遗丹。

谁药相如渴,独怜范叔寒。

一鸣虽确确,犹自彻云端。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