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笙磬同音诗》
《笙磬同音诗》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鼓簧名本异,拊石意何同。

吹击虽殊致,声音忽暗通。

谁将嶰谷韵,潜合泗滨风。

莫问补天主,休寻入海工。

凤鸣应不辨,兽舞自难穷。

古乐何人会,须知政在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ēngqìngtóngyīnshī
sòng / wángchēng

míngběnshítóng

chuīsuīshūzhìshēngyīnàntōng

shuíjiāngxièyùnqiánbīnfēng

wèntiānzhǔxiūxúnhǎigōng

fèngmíngyìngbiànshòunánqióng

rénhuìzhīzhèngzàizhōng

注释
鼓簧:古代乐器,类似鼓和笙。
拊石:敲击磬石,古代的一种演奏方式。
殊致:不同的表现方式。
暗通:无形中相互影响。
嶰谷:古代著名的音乐之地。
泗滨:可能指代某处水源或音乐之源。
补天主:神话中的补天人物。
入海工:探索海洋的能工巧匠。
凤鸣:比喻高贵的音乐。
兽舞:象征原始或自然的舞蹈。
政在中:中庸之道,平衡和谐之意。
翻译
鼓簧的名称本就不同,敲击磬石的心意又怎能一样。
虽然吹奏方式各异,但音乐之声却能瞬间相通。
是谁将嶰谷的旋律融入,悄悄地与泗滨的风声相融。
无需寻找补天的神匠,也不必探寻入海的奇才。
凤凰鸣叫或许难以分辨,野兽舞蹈更是无穷无尽。
古代的音乐谁能真正理解?关键在于其中蕴含的中庸之道。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笙磬同音诗》。诗中通过对鼓簧(一种打击乐器)和拊石(古代的一种敲击乐器)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于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首句“鼓簧名本异”指出两者虽然名称不同,但都属于打击乐器这一类别。紧接着,“拊石意何同”则进一步探讨它们在表现音乐意境上的相似性。第三句“吹击虽殊致,声音忽暗通”说明尽管演奏方式(吹与击)有所区别,但最终产生的声音却能达到内在的和谐统一。

以下几句“谁将嶰谷韵,潜合泗滨风。莫问补天主,休寻入海工。”表达了诗人对音乐艺术渗透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不必追求过度的人为装饰或技巧炫耀。

接下来的“凤鸣应不辨,兽舞自难穷”则描绘了音乐能够引起动物(凤凰鸣叫、野兽起舞)的自然反应,暗示音乐的力量超越了语言和文化的界限。

最后,“古乐何人会,须知政在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恢复古代纯正音乐风格的渴望,以及这种追求背后的深层次政治理念——即通过文化艺术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王禹偁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音乐美学的独到见解,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欣赏,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恢复古风、追求文化纯粹性的共同追求。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次韵董廷器闺情·其一

柳絮飞时雪作团,乱人心绪正漫漫。

侍儿呼取添衾褥,道是轻盈不禦寒。

(0)

于景瞻以闺情和予梦中之作少寓热中之意因效颦以复十首·其七

偏讶愁随一线长,肯同桃李竞新妆。

此心非石安能转,自保坚贞比卫姜。

(0)

和王廷器检讨夕宴李挥使东轩诗三十首·其八

奎壁方中北斗高,谪仙醉着锦宫袍。

庭松月浸苍龙骨,槛竹风梳紫凤毛。

杯送赪霞歌宛转,炉围红玉坐周遭。

赏音可羡徐东海,一曲冰弦动誉髦。

(0)

和陶诗.杂诗十二首·其八

农时我扶犁,蚕月妇勤桑。

衣不充布帛,食宁厌糟糠。

虽无陈蔡阨,终岁几绝粮。

天灾莫能测,或雨或愆阳。

坐此拙生计,未能免忧伤。

济已尚无术,活人那有方。

每荷南邻叟,邀我共壶觞。

(0)

游大胜寺赓壁间诗韵·其四

贝叶传经向此山,石门烟暖昼长关。

无生自得周身计,幻化浑如一梦閒。

春殿香云诸佛降,夜龛明月定僧还。

百花台上登临处,回首蓬莱咫尺间。

(0)

荥阳怀古

广武城边古战场,汉高曾此割封疆。

若无纪信乘黄屋,纵有萧韩事叵量。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