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东风第几场。狗儿才吐小鹅黄。
输他草色人先见,苦荬茵蔯挑满筐。
二月东风第几场。狗儿才吐小鹅黄。
输他草色人先见,苦荬茵蔯挑满筐。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二月春风中的自然景象与生机勃勃的场景。诗人顾太清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天特有的气息与色彩。
首句“二月东风第几场”,点明时间与气候特征,东风是春季的主要风向,暗示着温暖和解冻的季节已经到来。这里的“第几场”则带有一丝不确定感,仿佛在询问着东风是否已多次吹拂,为读者勾勒出一个期待与好奇并存的画面。
接着,“狗儿才吐小鹅黄”一句,将视角转向了自然界中的一幕——新生的小狗,它们刚刚露出淡黄色的毛发,象征着生命的萌芽与希望。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通过小狗的生长过程,隐喻了万物复苏的春日景象。
“输他草色人先见,苦荬茵蔯挑满筐。”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春天的描绘。前半句“输他草色人先见”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了人们对于春天草色的敏锐感知,似乎比自然界的变化更为迅速。后半句“苦荬茵蔯挑满筐”则具体描述了人们在春天里忙碌的情景,他们采摘着苦荬和茵蔯,这些植物在春天尤为繁茂,成为人们获取食物或药材的重要来源。这一场景既展现了春天的丰富物产,也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二月春风、新生的小狗、春天的草色以及人们采集植物的活动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景象的赞美之情。
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神仙之徒往往窟宅乎其间。
我尝探奇恣玄览,直上绝壁穷跻攀。
松风流水声瑟瑟,桃花玉洞春漫漫。
曾逢两仙人,对弈犹未残。
㲯毵白发长被耳,千二百岁如童颜。
手携绿玉杖,剑佩黄金环。
见我拂衣起,念我行路难。
问我何从来,延我启重关。
授我长生诀,饵我金霞丹。
餐松齧柏饮沆瀣,伐毛洗髓涤肺肝。
吁嗟凡骨不易蜕,失身又复归尘寰。
始知神仙有术终不可以遽学,使我梦寐至今夜夜空与相往还。
卢郎天台人,缚屋天台下。
年少事远游,仗剑历中夏。
才华擅文藻,富贵若土苴。
曳裾耻王门,望云念亲舍。
浩然欲归养,即日具鞍马。
上堂奉旨甘,载拜献杯斝。
适此舞綵欢,胜彼途路者。
父母见子归,喜气扬双眉。
亲戚馈壶浆,邻里将豚鸡。
慰藉远归人,老幼咸熙熙。
但谙风俗淳,不识乱与离。
因君重念山中好,归来已觉输君早。
汩没尘埃徒我惭,憔悴形容渐枯槁。
今君往矣诚难留,殷勤为谢群仙道。
明年二月春正繁,期尔山中拾瑶草。
《送卢思敏归天台》【元·贡性之】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神仙之徒往往窟宅乎其间。我尝探奇恣玄览,直上绝壁穷跻攀。松风流水声瑟瑟,桃花玉洞春漫漫。曾逢两仙人,对弈犹未残。㲯毵白发长被耳,千二百岁如童颜。手携绿玉杖,剑佩黄金环。见我拂衣起,念我行路难。问我何从来,延我启重关。授我长生诀,饵我金霞丹。餐松齧柏饮沆瀣,伐毛洗髓涤肺肝。吁嗟凡骨不易蜕,失身又复归尘寰。始知神仙有术终不可以遽学,使我梦寐至今夜夜空与相往还。卢郎天台人,缚屋天台下。年少事远游,仗剑历中夏。才华擅文藻,富贵若土苴。曳裾耻王门,望云念亲舍。浩然欲归养,即日具鞍马。上堂奉旨甘,载拜献杯斝。适此舞綵欢,胜彼途路者。父母见子归,喜气扬双眉。亲戚馈壶浆,邻里将豚鸡。慰藉远归人,老幼咸熙熙。但谙风俗淳,不识乱与离。因君重念山中好,归来已觉输君早。汩没尘埃徒我惭,憔悴形容渐枯槁。今君往矣诚难留,殷勤为谢群仙道。明年二月春正繁,期尔山中拾瑶草。
https://shici.929r.com/shici/8GkcUy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