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有驯鹿,亭台深处行。
长随熊轼惯,且免兔罝惊。
遥草眠多稳,流泉饮亦清。
寸岑有灵囿,可使遂微生。
池上有驯鹿,亭台深处行。
长随熊轼惯,且免兔罝惊。
遥草眠多稳,流泉饮亦清。
寸岑有灵囿,可使遂微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池畔景象。诗人蒋堂以"驯鹿"作为主角,形象地展现了它在亭台深处在主人的悉心照料下悠然生活的情景。"长随熊轼惯",鹿儿已经习惯了像熊轼(古代的一种乘车工具)一样被保护,象征着它的安全与信任。"且免兔罝惊"则进一步强调了鹿的生活无忧无虑,不必担心猎人的陷阱。
鹿儿在茂盛的草丛中安然入睡,"遥草眠多稳",显示出环境的宁静与舒适。它在清澈的泉水边饮水,"流泉饮亦清",更显其生活的惬意。最后,诗人感慨这片寸土之岑竟有如此灵秀之地,足以让这只驯鹿在此过上平静而微小却满足的生命,"寸岑有灵囿,可使遂微生",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通过鹿的生活状态,寄寓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珍视。
好风昨夜作秋天,吹送雏鹓上紫烟。
慈母整裘颜有喜,难兄提钵面相传。
策勋胄榜特馀事,努力巍科趁壮年。
直数重阳到端午,快聆三捷凯歌还。
穷山数家聚,官况羁若旅。
冰厅昼日永,眇眇谁与语。
眷彼苍髯生,结友得新甫。
奋笔写瑰姿,双虬见墙堵。
饱霜柯叶老,积日皮骨枯。
上有云垂天,惨淡阁寒雨。
下有溪漱石,牵确绝埃土。
材奇生长艰,根瘦卓立苦。
交柯寒相依,雷陈共然许。
分干或相避,廉蔺驯两虎。
信非同根生,要是岁寒侣。
众木猥连林,哙等何足伍。
君看桃与李,秾丽相媚妩。
情态能几时,纷纷可堪数。
昔在历阳时,得子初江津。
手中紫团参,一饮宽吾亲。
舍舟城南居,杖屦日相因。
百口代起伏,呻呼聒比邻。
叩门或夜半,屡费药物珍。
欲报恨不得,肠胃盘车轮。
今逢又坎坷,令子驰风尘。
颠倒车马间,起先冰雪晨。
嗟我十五年,得禄尚辞贫。
所读漫累车,岂能苏一人。
无求愧子义,有施惭子仁。
逝将收桑榆,邀子寂寞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