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端俱全大丈夫,六艺堂堂世上无。
男儿不学读诗赋,恰似肥菜根尽枯。
三端俱全大丈夫,六艺堂堂世上无。
男儿不学读诗赋,恰似肥菜根尽枯。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深刻地表达了对教育与个人成长关系的思考。首句“三端俱全大丈夫”,强调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认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应当具备多方面的才能。接着,“六艺堂堂世上无”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即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修养应是世间无人能及的。这不仅指知识技能的广泛,更体现了人格的完善。
“男儿不学读诗赋,恰似肥菜根尽枯。”则以形象的比喻揭示了忽视文学教育的后果。这里将不学习诗赋的男子比作“肥菜”,意在说明,没有文学修养的滋养,就如同肥沃的土地失去了生机,最终会变得枯萎。这不仅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警告,也暗含了对社会文化传承的关切,提醒人们在追求实用技能的同时,不应忽视对人文素养的培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对全面发展和个人修养的重视,以及对文学教育价值的肯定,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生绡半幅吴霜冷,拂尽微尘秋水净。
展向高堂骤骇神,忽睹青天堕飞镜。
䀜霍瑶光初出奁,四壁澄莹摇不定。
辗轮乍见海中行,濯魄真看地底迸。
金波千顷浸玻瓈,银汉一泓垂素绠。
结质团圞亦不亏,佳期三五四时正。
中有轮囷一树木,布叶葳蕤柯诘曲。
扶疏碍景小霏微,旖旎漏明频照烛。
根折只容顾兔藏,枝繁独覆姮娥宿。
飘英落叶细生姿,一一黄金散为粟。
萧森影里似闻香,的皪光中遥辨绿。
画栋雕楹结绮檐,坐来浑是在虚涵。
白日都迷羲伯驭,阑宵底用烛龙衔。
清辉鉴人毛发竖,仙芬染断体肤凡。
广寒不觉身曾到,蟾宫虚疑手可探。
世闻墨妙有如此,题句聊为未见谈。
《题月中丹桂图》【明·王慎中】生绡半幅吴霜冷,拂尽微尘秋水净。展向高堂骤骇神,忽睹青天堕飞镜。䀜霍瑶光初出奁,四壁澄莹摇不定。辗轮乍见海中行,濯魄真看地底迸。金波千顷浸玻瓈,银汉一泓垂素绠。结质团圞亦不亏,佳期三五四时正。中有轮囷一树木,布叶葳蕤柯诘曲。扶疏碍景小霏微,旖旎漏明频照烛。根折只容顾兔藏,枝繁独覆姮娥宿。飘英落叶细生姿,一一黄金散为粟。萧森影里似闻香,的皪光中遥辨绿。画栋雕楹结绮檐,坐来浑是在虚涵。白日都迷羲伯驭,阑宵底用烛龙衔。清辉鉴人毛发竖,仙芬染断体肤凡。广寒不觉身曾到,蟾宫虚疑手可探。世闻墨妙有如此,题句聊为未见谈。
https://shici.929r.com/shici/7lUJAsr.html
家山破,家山破,宫中一唱还众和。
霓裳曲,霓裳曲,古时声慢今时速。
今时江水古时流,六朝不见令人愁。
新音繁手椒房出,花翻叶落如清秋。
乐工曹生空按谱,不比中宫邀醉舞。
舞残金缕葬娥皇,玉环在臂留悲伤。
民间传得家山曲,处处歌尘绕画梁。
妖淫感召兵戈起,兴亡只在声音里。
吴苑荒凉走麋鹿,石头蒙羃生荆杞。
此时的的念家山,宫娥散尽无人弹。
长江遍是黄花水,春梦悠悠只暂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