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道傍石,太古留一拳。
自从陵阳过之泣,千椎万琢不得全。
野夫有语且自保,肯受龌龊时人传。
君不见道傍石,太古留一拳。
自从陵阳过之泣,千椎万琢不得全。
野夫有语且自保,肯受龌龊时人传。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戏题(其一)》。诗人以路边的一块石头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君不见道傍石,太古留一拳",诗人指出那块石头自古以来就保持着原始的形状,象征着古老的自然风貌和未经雕琢的本真。"自从陵阳过之泣,千椎万琢不得全",通过陵阳的典故,表达了对石头历经沧桑却依然保持完整形态的敬佩,暗示了对于外界干扰和磨砺的抵抗。
"野夫有语且自保,肯受龌龊时人传",这里的"野夫"可能暗指那些坚守自我、不愿随波逐流的人,他们宁愿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纯洁,也不愿被世俗的眼光和评价所玷污。整首诗寓言深刻,借石言志,体现了王世贞对于个人品格和独立精神的崇尚。
摩诃池上追游客,红绿参差春晚。
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
挑菜初闲,禁烟将近,一城丝管。
看金鞍争道,香车飞盖,争先占、新亭馆。
惆怅年华暗换。黯销魂、雨收云散。
镜奁掩月,钗梁拆凤,秦筝斜雁。
身在天涯,乱山孤垒,危楼飞观。
叹春来、只有杨花和恨,向东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