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登湖桥》
《秋夜登湖桥》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古风

平湖秋水满拍拍,恰好三月桃花春。

所不同者一轮月,下上青镜奁寒银。

我来跨湖桥顶坐,月照水光光照我。

春暄那得抵秋清,自摘霜华餐露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dēngqiáo
sòng / jiǒng

píngqiūshuǐmǎnpāipāiqiàhǎosānyuètáohuāchūn

suǒtóngzhělúnyuèxiàshàngqīngjìngliánhányín

láikuàqiáodǐngzuòyuèzhàoshuǐguāngguāngzhào

chūnxuānqiūqīngzhāishuānghuácān

翻译
秋天的平湖水面波光粼粼,恰似三月桃花盛开的春天。
唯一的差异是那轮明月,如同上下两面寒冷的银色镜子。
我来到湖边的桥顶坐下,月光洒在水面又反射到我身上。
春天的温暖怎能比得过秋天的清凉,我亲自采摘霜花,品味露珠。
注释
拍:形容水面波动。
恰好:正巧,适逢其时。
一轮月:指明亮的月亮。
青镜奁:形容清澈如镜的水面。
跨湖桥:横跨湖面的桥。
餐露颗:以露珠为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诗人坐在湖桥顶上,面对着满湖的秋水和清凉的月光。"平湖秋水满拍拍"一句,通过“拍拍”的拟声词,传达出水流轻拍岸边的声音,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氛围。紧接着,“恰好三月桃花春”则是对时间和景象的一种点睛之笔,即便是在秋天,也有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致。

然而,“所不同者一轮月,下上青镜奁寒银”,诗人通过比较,表达了秋夜与春日的区别,月亮如同清冷的镜子,将湖水映照得犹如寒银一般,这里的“青镜”和“寒银”形象,不仅描写了月光下的湖面,更传递出一种淡远之美。

“我来跨湖桥顶坐,月照水光光照我”,诗人在湖桥上坐着,将自己的身影融入到这片秋夜的景色中。月光和水光相互辉映,形成了一种交错的光线效果,使得整个场景都笼罩在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之中。

最后,“春暄那得抵秋清,自摘霜华餐露颗”,诗人感叹春天的温暖无法与秋天的清凉相比。这里“自摘霜华餐露颗”一句,则是对秋夜中自然界细微之美的一种捕捉,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体悟和热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过钓台

上者为青云,下者为朽壤。

立足一不坚,千古徒怅懩。

先生际中兴,空山寄偃仰。

乾坤自清宁,道不与消长。

钓台高峨峨,江水平如掌。

其下多估帆,鹜利日来往。

未知此中人,见亦作何想。

而我适过之,轻风吹五两。

弥望烟云深,高吟众山响。

(0)

遇王大邦誉

不是逢摇落,谁知宋玉愁。

及关方浩叹,出峡又扁舟。

驿路成倾盖,霜天各敝裘。

萧萧词客鬓,几度异乡秋。

(0)

莘农中丞由河帅抚粤,道经庐陵相晤,出其小照《检书看剑图》属题

百川障后挽澜回,梓里欢迎节钺来。

入画须眉仍卓荦,纵谈肝胆益雄恢。

东山愧我风尘老,南海凭公瘴雾开。

何限引杯烧烛意,安攘内外仗全才。

(0)

读六一居士诗集

一代文章真翰林,乾坤清气助豪吟。

论诗北宋谁高韵,衍派西江此正音。

韩范宦情忧乐共,苏梅交谊死生深。

暮年纵遂归田志,不尽匡时报国心。

(0)

无题·其一

恋影山鸡溺尔该,三千弱水浸楼台。

人将狐面诃仙子,天纵蛾眉毒异才。

偶嗅肌香通尽失,虽登媱席戒难开。

不缘丈室维摩病,谁见飞花着体来。

(0)

博青

晚节岂堪为孟博;浮家先要办推青。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