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安察院题壁》
《六安察院题壁》全文
明 / 王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十月淮南未殒霜,六安殊觉有春阳。

山围城郭风尘静,水接江淮气脉长。

桥市月明歌管沸,村家云焙乳花香。

自知浅薄无裨补,合采民风献帝旁。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缜的《六安察院题壁》描绘了六安地区的独特景象与人文风情,展现了诗人对地方文化的深刻体悟。

首联“十月淮南未殒霜,六安殊觉有春阳”以对比手法开篇,十月本是深秋时节,但淮南地区尚未降霜,而六安却仿佛提前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阳光,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季节感,暗示六安气候宜人,四季如春。

颔联“山围城郭风尘静,水接江淮气脉长”进一步描绘了六安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貌。山峦环绕着城市,使得城郭显得宁静而幽雅;江河与淮水相连,不仅滋养了这片土地,也赋予了其深远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颈联“桥市月明歌管沸,村家云焙乳花香”则聚焦于六安的日常生活场景。夜晚的桥梁上,月光皎洁,市集热闹非凡,音乐声此起彼伏;乡村之中,云雾缭绕的茶田里,乳白色的花朵散发着阵阵清香,生动地展现了六安人民生活的富足与和谐。

尾联“自知浅薄无裨补,合采民风献帝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识浅薄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他希望将所见所感的六安民风民俗,通过某种方式向朝廷或更广阔的社会传播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于地方文化传承与推广的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六安自然风光、社会生活以及人文精神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和对其文化价值的深刻认识,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缜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猜你喜欢

赠程天祐秀才

程生嗜好与人殊,杖屦遥遥访我庐。

不踏槐花随举子,手持医国惠民书。

(0)

四日雪坐间有江梅水仙花因目曰三白.水仙花

叶抽书带秀文房,玉表黄中耐雪霜。

得水成仙最风味,与梅为弟各芬香。

(0)

蒲萄

水晶马乳荐新秋,青紫酸甜孰味优。

只可堆盐饷韩子,不宜酿酒博凉州。

(0)

寄题鄱阳一江亭

一江明月夜归迟,萧洒斋中小范诗。

亭自我名犹未赏,梦游江静月明时。

(0)

次韵安国题馀干赵公子养正堂堂张魏公所名也并为作铭

去岁西来路偶同,一言不肯话飘蓬。

铭成养正首示我,室坐不欺深念公。

大盗欲缠遥拱北,群言交乱卒居东。

可怜未战身先死,贯日精忠化白虹。

(0)

再用韵送安国

辟谷留侯早得仙,庆钟苗裔福如川。

少年为佛魁千佛,今日生天作二天。

西掖代言词俊逸,东湖题壁墨澄鲜。

此行定有诗千首,莫惜因风寄数编。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