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教仪凤箨龙孙,纵酒刘郎道与存。
应说碧桃花解语,可无桃叶代桃根。
忍教仪凤箨龙孙,纵酒刘郎道与存。
应说碧桃花解语,可无桃叶代桃根。
这首元代耶律铸的诗名为《圆福院竹甚茂盛幽都一郡所未有起上人云原有桃树百本余悉去之始植此君因为之赋》。诗中以"忍教"起笔,表达了对原本繁茂的桃树被移除的惋惜之情,将竹子比喻为"仪凤箨龙孙",暗示其高洁清雅如同凤凰和龙的后代。诗人接着提到纵酒的刘郎(可能指代某位风流人物),通过他的口表达对桃树的怀念,认为碧桃花仿佛能言语,暗示桃树曾带来的生机与情感交流。
"可无桃叶代桃根"一句,诗人进一步借桃叶和桃根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追忆,以及对现存竹子的期待,希望竹子能成为新的寄托。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既赞美了竹子的生长,也表达了对过往人事的感慨,体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细腻情感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王子嗜字学,阖户攻古籀。
曾莫求人知,摸拓乌衫袖。
发绪到秦封,探赜更周狩。
前年灵光菑,再搆初观复。
工讫乃纪载,伐石获良琇。
钜公实脩辞,摽美书岂后。
远檄举王子,宪抚识不谬。
膏车未谋人,径作千里就。
圣德无假托,高揭有永寿。
譬虽衮裳贵,亦见附绘绣。
握笔敬在先,书法要缔究。
匪徒求妩媚,结体务庄厚。
老夫爱莫助,赠言恃惟旧。
阴霾敛尽天宇清,当春处处闻流莺。
乌台小队出郊野,宛转骢马花间行。
道上行人行且止,还避当年桓御史。
都城九陌净尘埃,上苑千门满桃李。
豸冠象简生光辉,绣衣铁面霜乱飞。
观风问俗遍巡历,日暮揽辔依然归。
归来衮职将何补,入侍仙班屹如堵。
为采歌谣草谏书,鞠躬尽瘁献明主。
豺狼屏迹狡兔藏,奸邪胆落民物康。
坐令四海日熙皞,东风击壤歌虞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