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蒹葭绿满船,不堪秋色浩无边。
江深路远思乡苦,更见三更月上天。
日日蒹葭绿满船,不堪秋色浩无边。
江深路远思乡苦,更见三更月上天。
这首明代诗人霍与瑕的《曲江》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江边的凄美景象,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句“日日蒹葭绿满船”,以“日日”点出时间的连续性,暗示着诗人长久滞留于此,每日所见皆是江边茂盛的芦苇,绿意盎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却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次句“不堪秋色浩无边”,直接抒发了对眼前秋景的感受。浩瀚无垠的秋色让人心生无力感,难以承受,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美景的欣赏,又有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第三句“江深路远思乡苦”,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江水深邃,道路遥远,这些自然景观不仅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更增添了旅途的艰辛和离愁别绪。这里的“苦”字,既指思乡之苦,也暗含了对人生旅途不易的感叹。
最后一句“更见三更月上天”,以夜幕降临、月升天际的景象收尾,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三更时分,月亮高悬,不仅是自然界的更替,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这一句通过月光的描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更深的层面,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和宇宙奥秘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深秋时节独特的美感和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天子幸新丰,旌旗渭水东。
寒山天仗外,温谷幔城中。
奠玉群仙座,焚香太乙宫。
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熊。
上宰无为化,明时太古同。
灵芝三秀紫,陈粟万箱红。
王礼尊儒教,天兵小战功。
谋犹归哲匠,词赋属文宗。
司谏方无阙,陈诗且未工。
长吟吉甫颂,朝夕仰清风。
骑省直明光,鸡鸣谒建章。
遥闻侍中珮,闇识令君香。
玉漏随铜史,天书拜夕郎。
旌旗映阊阖,歌吹满昭阳。
官舍梅初紫,宫门柳欲黄。
愿将迟日意,同与圣恩长。
月从断山口,遥吐柴门端。
万木分空霁,流阴中夜攒。
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
清灯入幽梦,破影抱空峦。
恍惚琴窗里,松谿晓思难。
闻道黄金地,仍开白玉田。
掷山移巨石,咒岭出飞泉。
猛虎同三径,愁猿学四禅。
买香然绿桂,乞火踏红莲。
草色摇霞上,松声泛月边。
山河穷百二,世界接三千。
梵宇聊凭视,王城遂渺然。
灞陵才出树,渭水欲连天。
远县分诸郭,孤村起白烟。
望云思圣主,披雾隐群贤。
薄宦惭尸素,终身拟尚玄。
谁知草庵客,曾和柏梁篇。
否极尝闻泰,嗟君独不然。
悯凶才稚齿,羸疾主中年。
馀力文章秀,生知礼乐全。
翰留天帐览,词入帝宫传。
国讶终军少,人知贾谊贤。
公卿尽虚左,朋识共推先。
不恨依穷辙,终期济巨川。
才雄望羔雁,寿促背貂蝉。
福善闻前录,歼良昧上玄。
何辜铩鸾翮,底事碎事与。
又作尿蜀斤龙泉,鵩起长沙赋。
麟终曲阜编,域中君道广。
海内我情偏,乍失疑犹见。
沉思悟绝缘,生前不忍别。
死后向谁宣。
为此情难尽,弥令忆更缠。
本家清渭曲,归葬旧茔边。
永去长安道,徒闻京兆阡。
旌车出郊甸,乡国隐云天。
定作无期别,宁同旧日旋。
候门家属苦,行路国人怜。
送客哀难进,征途泥复前。
赠言为挽曲,奠席是离筵。
念昔同携手,风期不暂捐。
南山俱隐逸,东洛类神仙。
未省音容间,那堪生死迁。
花时金谷饮,月夜竹林眠。
满地传都赋,倾朝看药船。
群公咸属目,微物敢齐肩。
谬合同人旨,而将玉树连。
不期先挂剑,长恐后施鞭。
为善吾无矣,知音子绝焉。
琴声纵不没,终亦继悲弦。
第一百二十八卷
《哭祖六自虚(时年十八)》【唐·王维】否极尝闻泰,嗟君独不然。悯凶才稚齿,羸疾主中年。馀力文章秀,生知礼乐全。翰留天帐览,词入帝宫传。国讶终军少,人知贾谊贤。公卿尽虚左,朋识共推先。不恨依穷辙,终期济巨川。才雄望羔雁,寿促背貂蝉。福善闻前录,歼良昧上玄。何辜铩鸾翮,底事碎事与。又作尿蜀斤龙泉,鵩起长沙赋。麟终曲阜编,域中君道广。海内我情偏,乍失疑犹见。沉思悟绝缘,生前不忍别。死后向谁宣。为此情难尽,弥令忆更缠。本家清渭曲,归葬旧茔边。永去长安道,徒闻京兆阡。旌车出郊甸,乡国隐云天。定作无期别,宁同旧日旋。候门家属苦,行路国人怜。送客哀难进,征途泥复前。赠言为挽曲,奠席是离筵。念昔同携手,风期不暂捐。南山俱隐逸,东洛类神仙。未省音容间,那堪生死迁。花时金谷饮,月夜竹林眠。满地传都赋,倾朝看药船。群公咸属目,微物敢齐肩。谬合同人旨,而将玉树连。不期先挂剑,长恐后施鞭。为善吾无矣,知音子绝焉。琴声纵不没,终亦继悲弦。第一百二十八卷
https://shici.929r.com/shici/Xe8aK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