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惭经济学封侯,都付浮云自去留。
往事每因心有得,身閒方喜世无求。
狼烟幸息昆阳患,蠡测空怀杞国忧。
一笑海天空阔处,从知吾道在沧洲。
深惭经济学封侯,都付浮云自去留。
往事每因心有得,身閒方喜世无求。
狼烟幸息昆阳患,蠡测空怀杞国忧。
一笑海天空阔处,从知吾道在沧洲。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的《怀归二首(其一)》,通过诗人对个人经历与世事的反思,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道德理想的境界。
首联“深惭经济学封侯,都付浮云自去留”,诗人自谦于追求功名利禄的道路上有所愧疚,将这些世俗追求比作飘忽不定的浮云,暗示了对功名的淡泊态度。颔联“往事每因心有得,身閒方喜世无求”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内心的追求胜过外在物质的满足,只有在身心闲适之时,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宁静与满足。
颈联“狼烟幸息昆阳患,蠡测空怀杞国忧”中,“狼烟”与“昆阳患”分别象征战争与社会动荡,而“蠡测”与“杞国忧”则表达了对国家与天下的忧虑。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关注,也展现了其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即在面对国家大事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理智。
尾联“一笑海天空阔处,从知吾道在沧洲”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自在地生活,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与内心的平静。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更体现了其对道德理想与精神追求的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世事的深刻反思,展现了王守仁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和与道德理想的哲学思想,以及对自然美景与精神自由的向往。
且住为佳耳。任相猜、驰笺紫阁,曳裾朱第。
不是世人皆欲杀,争显怜才真意。
容易得、一人知己。
惭愧王孙图报薄,只千金、当洒平生泪。
曾不直,一杯水。歌残击筑心欲醉。
忆当年、侯生垂老,始逢无忌。
亲在许身犹未得,侠烈今生已已。
但结托、来生休悔。
俄顷重投胶在漆,似旧曾、相识屠沽里。
名预籍,石函记。
春风二月三月时,农夫在田居者稀。
新阳晴暖动膏脉,野水泛滟生光辉。
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
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
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
吾已买田清颍上,更欲临流作钓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