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蹇又山行,看山不识名。
平林秋后薄,叠嶂日边明。
云近侵衣湿,泉幽照影清。
归樵饶乐意,笛弄两三声。
策蹇又山行,看山不识名。
平林秋后薄,叠嶂日边明。
云近侵衣湿,泉幽照影清。
归樵饶乐意,笛弄两三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游山的景象,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山林的宁静与美丽。"策蹇又山行,看山不识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以及对于未知之地的好奇心态。"平林秋后薄,叠嶂日边明"则描写了秋天林间光线柔和,远处山峦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清晰。
诗中还通过对比手法,如"云近侵衣湿,泉幽照影清",强调了自然之美。云雾的缠绵与溪流的清澈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一份意境的深远。
最后两句"归樵饶乐意,笛弄两三声"则表达了诗人游山之后带着满足的心情归来,并以吹奏简短的笛声来抒发内心的喜悦。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诗人内在情感的流露。
整首诗语言平和,意境淡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山水田园诗的特色。
少林脩竹欲天参,竹外幽閒草结庵。
顾我虽存惟白发,与君曾此共玄谈。
干戈横绝境犹梦,草树荒残人岂堪。
腊瓮春醪髯莫预,商歌悲壮不能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