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閒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
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閒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满庭芳·元丰七年四月一日》。诗人以归去来兮为引,表达了自己即将离开黄州前往汝地的离愁别绪。他感叹家乡万里之遥,人生已过半百,未来岁月无多。在黄州的日子,他与当地朋友共度,享受山居生活,儿童的楚语吴歌更增添了乡情。
词中“人生底事,来往如梭”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而“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则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故乡洛水的怀念。诗人还叮嘱堂前的柳树不要因他的离去而被修剪,希望江南的父老能时常晾晒他的渔蓑,传递出他对故土和友情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苏轼豁达开朗又深情的一面,体现了他在逆境中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