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舷何处有渔歌,泉拥西山景最多。
云外恍疑垂玉蝀,人间真觉近银河。
静涵桂魄天同色,流入桃花锦作波。
若到春郊频极目,东风吹润遍嘉禾。
扣舷何处有渔歌,泉拥西山景最多。
云外恍疑垂玉蝀,人间真觉近银河。
静涵桂魄天同色,流入桃花锦作波。
若到春郊频极目,东风吹润遍嘉禾。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宜阳八景次东溪郑尚书韵八首(其二)白水垂虹》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首句“扣舷何处有渔歌”,以轻轻的敲击船舷声引出远处渔歌的意境,暗示了水边生活的恬淡与和谐。接着,“泉拥西山景最多”描绘了山泉环绕,景色丰富的画面,西山成为视觉焦点。
“云外恍疑垂玉蝀”运用比喻,将垂挂在空中的云彩比作玉虹,形象地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奇幻与瑰丽。“人间真觉近银河”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仙境般的感受,仿佛置身于银河倒挂的奇妙世界。
“静涵桂魄天同色”描绘了月光映照下的宁静水面,如同月亮的光芒融入天空,天地一色,显得格外静谧。“流入桃花锦作波”则通过比喻,形容泉水流过的地方,如桃花般灿烂,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最后两句“若到春郊频极目,东风吹润遍嘉禾”,诗人想象春天来到郊野,满眼望去皆是生机勃勃的景象,春风滋润着田野里的庄稼,寓意丰收的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宜阳八景之一的白水垂虹,既有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