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叹冷官兼冷地,古人忧道不忧贫。
一经分教繁昌县,日对梅花慕古人。
莫叹冷官兼冷地,古人忧道不忧贫。
一经分教繁昌县,日对梅花慕古人。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题欧阳渤梅》,通过诗句表达了对欧阳渤的赞誉与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莫叹冷官兼冷地”开篇,暗示欧阳渤身处官场冷落之地,却能保持内心的高洁与淡泊。接着,“古人忧道不忧贫”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欧阳渤追求道德理想而非物质财富的价值观,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一经分教繁昌县”,表明欧阳渤在繁昌县担任教职,通过教育传播知识与道德,为地方文化与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这一句不仅赞扬了欧阳渤的教育成就,也暗含了对其在平凡岗位上坚守职责、奉献社会的肯定。
最后一句“日对梅花慕古人”,描绘了欧阳渤每日面对梅花,缅怀古代贤人的情景。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坚韧和清雅,此处用以比喻欧阳渤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与向往,表达了他对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欧阳渤生活与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其在困境中坚守信念、追求高尚人格的品质,以及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敬意,体现了诗人对其的赞美与钦佩。
赫赫陇西杰,奕叶何光辉。
一门见三子,不同乡里儿。
三妇名家姝,玉貌长蛾眉。
大妇居中堂,夜织流黄机。
中妇具朝餐,泉出江鱼肥。
小妇二十馀,金刀新制衣。
青松与女萝,百岁欣相依。
未及白头日,双凤俄分飞。
入房洗粉黛,岂复施珠玑。
盘龙掩明镜,宾鹤琴中悲。
生既不同室,死则须同归。
鸿雁犹有信,妇道安可暌。
残灯冬夜长,素月光徘徊。
共绩还共语,白玉当不灰。
有子官已高,少壮忽复衰。
丈夫少气节,恒惧白刃威。
女子乃如上,盐山同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