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出佳人半面看,晓鬟梳起碧云团。
路傍老尽几春色,犹学丫头不顶冠。
露出佳人半面看,晓鬟梳起碧云团。
路傍老尽几春色,犹学丫头不顶冠。
此诗描绘了一位佳人在梳妆时的迷人景象。"露出佳人半面看",只见一侧美丽的容颜,引人遐想;"晓鬟梳起碧云团",早晨的发髻如同碧绿色的云朵,优雅而高贵。
诗的后两句,则转向对比,一方面是岁月流逝中老者对于青春年华的留恋与无奈,"路傍老尽几春色",在路旁的老人见证了季节更迭中的变换,不禁感慨;另一方面,是对于丫头(一种古代发型)的怀念,"犹学丫头不顶冠",依然模仿着丫头的样子,却又未能真正达到那份从容。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美丽和传统文化形式的深情留恋。
月白荒荒,那更是、乱云漠漠。
拔剑起、悲风吼地,青丘如削。
企脚琵琶天际想,伤神丝竹中年恶。
奈三春、长只为悲秋,惊瑶落。房名药,陂名芍。
檐巢鹤,门罗雀。任文魔山鬼,揶揄嗢噱。
横槊竟同垓下咏,唾壶也向炉头作。
有曹丘、还解重黄金,无人诺。
认参差茅屋,宛转疏篱,村小画秋意。
唤酒邀邻话,斜阳淡,低棚同认晴翠。
懒蟾泻水,渐数丛、香雾筛碎。
恁重看、瓠叶萧疏处,自横卧烟际。黄竹依墙扶起。
似旧藤零落,芳架垂紫。
休问相思约,江南路、西风都换花事。露华暗洗。
待夜凉、罗袖新试。怕霜印柴门,蛩语断梦难记。
堕地初试啼声罢,家人走报各惊诧。
吉梦非熊亦非罴,蜿蜒亲见乖龙下。
重瞳骈胁古有之,貌异毕竟非凡儿。
岂真造物故簸弄,要留缺陷夸神奇。
闻尘半塞闻根在,蚁动牛斗不瞆瞆。
君不见,后夔一足行即僵,典乐公然来凤凰。
君不见,师旷当年两目瞽,暗中还能辨石语。
只耳儿,庸何伤,两耳苟不聪,不如一耳良。
五官之中耳司听,只耳何曾不用命。
但教声入即心通,两耳翻嫌一耳剩。
延生抱子来我前,索我为儿歌长篇。
雪肤玉貌果英物,人皆贵耳吾不然。
他日抗宗望此子,额痒定应出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