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店聊为一枕谋,五更归梦入乡愁。
溪流清浅舂锄晓,篱落荒凉络纬秋。
野店聊为一枕谋,五更归梦入乡愁。
溪流清浅舂锄晓,篱落荒凉络纬秋。
这首宋朝诗人萧立之的《秋日》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的乡村景象,充满了浓郁的乡愁与自然之美。
首句“野店聊为一枕谋”,以“野店”作为引子,点明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暂时栖息之所,通过“一枕谋”这一动作,暗示了诗人对休息的渴望以及对前方未知旅程的忧虑。这一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旅人的视角。
次句“五更归梦入乡愁”,紧承上句,通过“五更”的时间点,巧妙地将梦境与现实、旅途与故乡的情感联系起来。在五更时分,诗人进入了梦乡,梦中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引发了深深的乡愁。这一句情感饱满,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溪流清浅舂锄晓”,描绘了清晨溪流清澈、晨光初照下的田园风光,以及农人开始劳作的情景。这里的“舂锄”既指农具,也暗含了农事活动的繁忙与辛劳,与上文的“归梦”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劳作的尊重。
最后一句“篱落荒凉络纬秋”,则将视线转向了秋天的荒凉篱笆和络纬(即纺织娘)的鸣叫。络纬的叫声在秋天显得格外凄凉,与整个画面的氛围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乡愁之情。同时,这也是一种自然界的诗意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细腻入微的感受力。
综观全诗,《秋日》通过对旅途、梦境、田园风光及自然声音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乡愁与自然美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使得整首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湖光荡片云,上下照空碧。
澹然清波间,一雨洗秋色。
空江送残钟,馀霞映石壁。
亭亭孤月开,天水如不隔。
丛树忽掩映,烟中鸟语夕。
招要登古亭,列坐据危石。
草根滋露光,满林泫深白。
夜半清籁鸣,境喧意弥寂。
倚柱思重裘,凭栏岸轻帻。
梦醒单床寒,微闻松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