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天和尚自庐山归雷峰喜赋》
《闻天和尚自庐山归雷峰喜赋》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日照金轮峰,遥瞻方丈容。

风生锡拄杖,归拨海门松。

忽慰三年别,初为两地逢。

愿教鼙鼓息,齐叩法堂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天和尚回归雷峰寺的喜悦之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首联“日照金轮峰,遥瞻方丈容”,以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象开篇,金色的阳光照耀着高耸的山峰,远处的方丈寺仿佛近在眼前,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金轮”不仅指太阳,也暗喻佛法的光辉,而“方丈”则代表了佛教中的修行之地,预示着天和尚的归来将带来新的希望与启示。

颔联“风生锡拄杖,归拨海门松”,进一步描绘了天和尚归来的场景。锡杖是僧侣行脚的标志,随着微风轻轻摇曳,象征着天和尚的归来充满了宁静与祥和。海门松可能是指雷峰寺附近的特定景观,通过“拨”字,生动地表现了天和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他与雷峰寺深厚的情感联系。

颈联“忽慰三年别,初为两地逢”,表达了诗人对天和尚离别三年后的重逢感到欣慰与惊喜。这一联中,“忽慰”二字蕴含了意外之喜,“三年别”强调了长时间的分离,而“两地逢”则点明了他们分别在不同地方修行或生活,如今得以重聚的难得。

尾联“愿教鼙鼓息,齐叩法堂钟”,寄托了诗人对和平与和谐的渴望。这里的“鼙鼓”比喻战争或纷争,而“法堂钟”则是佛教仪式中的重要元素,象征着佛法的平静与指引。诗人希望借助天和尚的归来,能够带来内心的平静与社会的和谐,共同敲响佛法的钟声,寓意着心灵的共鸣与世界的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佛教文化在个人生活和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们对精神追求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拨动乾坤步转移,南观北斗有谁知。

金乌暮向西山急,晓逐扶桑半夜飞。

(0)

龙井十题·其七寂室

心寂寂自绝,此意为君说。

寒云嵌空亭,独有月照雪。

(0)

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得·其三

得丧秋毫久已冥,不须闻此气峥嵘。

何妨却伴参寥子,无数新诗咳唾成。

(0)

渔父词五首·其二

举目谁亲无可攀,翛然独对水云闲。

山色里,浪花间,妙体堂堂不露颜。

(0)

偈二十二首·其二十

远观同半月,近看却如钩。

若是知音者,思惟暗点头。

(0)

送静上人

本自圆成不在言,泥牛耕破劫初田。

夜来风月霜威重,天晓昆崙戴雪还。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